免疫球蛋白在白内障的治疗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可作为术后抵抗感染的一种辅助手段,因为免疫球蛋白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白内障手术后的效果。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包括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D和免疫球蛋白E。
1、免疫球蛋白G:是血清中最小的一种抗体,在晶状体中含量最高,是组成白内障的主要成分之一。免疫球蛋白G具有中和毒素和细菌毒素的作用,在白内障手术中能够减少白内障引起的瞳孔膜浑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免疫球蛋白A:又称为血清型抗体,具有抗体活性,可在细胞表面形成抗原,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激活补体系统,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3、免疫球蛋白M:又称为黏附分子,是位于晶状体前面、晶状体基质中的一种高分子量蛋白。在白内障手术中能够起到吸附白内障手术中的有害物质,还可以吸附手术中的抗原,使手术更安全;
4、免疫球蛋白E:又称为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细胞因子,这种分子主要存在于血小板和成纤维细胞中,在白内障手术中能够起到预防手术刀口过早的红肿感染情况,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出现感染等情况,所以在白内障手术中使用免疫球蛋白E,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白内障常发生于年老的白内障患者,除了手术治疗外,日常也需要注意用眼卫生,尽量避免揉搓眼睛,以免加重病情。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