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得多、吃得好,就一定长得高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权威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如果吃了过多这三种食物,不但不长个,还会伤身!孩子长高一定要避免的三种食物是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长按可复制),回复 长高 查询结果。
注意!每年有3万名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
“是药三分毒。”最近在北京发布的《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指出,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致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熊菀教授介绍说,孩子的身体是脆弱的,一旦用药不当,轻则病情加重,重则致残甚至死亡。调查发现,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成人的4倍,儿童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造成的药物性损害更成人更加严重。
那么,儿童该如何合理用药?日常用药又存在哪些人们容易忽略的误区呢?
误区一:
给孩子吃成人药,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
有的家长会给儿童服用成人药,并按成人剂量或减量使用。但是,熊菀教授强调,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 许多脏器发育还不完善,肾脏、肝脏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作用也都不健全,因此,用药时要考虑孩子的生理特点,切不可将大人的药给小儿随意服用。
儿童专用的药物,从病理、副作用和口感上都更加适合孩子,有些药物确实没有儿童专用的剂型,这时候应该让医生来判断能不能给孩子用。
误区二:
滥用退烧药,体温超过38.5℃时适当用药
发热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症状,其实它是机体的一个免疫增强过程,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当然,过高的发热是有害的,若体温过高,甚至超过40℃,就可能诱发高热惊厥等不良后果。
因此,建议在患儿体温超过38.5℃时,适当使用解热镇痛药物,但一天不能超过4次用药,每次间隔至少4-6个小时。当前适用于小儿解热镇痛药品种 剂型相对较多,大多数为复方制剂,若对制剂成分了解不够,易造成该药的重复应用而使药物应用过量,因此要避免滥用。目前,经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使用安全 性高的退烧药是两种经典口服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有适合儿童使用的口服液或滴剂,水果口味。
误区三:
擅自分享处方药,别人吃了好不一定适合你
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妈妈之间分享处方药的事儿。虽然有的疾病相同,但每个人用的药却可能差异很大。一些人听说别人的药物效果好就想换药,还有的人自 己买了口碑好的药用,效果却不如别人显著,甚至出现明显的副作用。这是因为药物是否会发挥出理想效果,与用药者生理、疾病情况等很多因素有关。如果真想用 同一种药,也要请医生检查,让医生来作判断。
误区四:
吃胶囊时剥去溶衣,它保护消化器官和呼吸道
胶囊的外壳有它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区分“外形”。用胶囊装的药一般都是对食道和胃黏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或者是口感不好、容易挥发、在口腔内 容易被唾液分解、容易吸入气管的药。把这些药装到胶囊里面去,是为了保护药物的药性不被破坏,同时也保护了消化器官和呼吸道。因此,服用胶囊时建议整粒吞 服,不要剥开服用。特别是肠溶胶囊。
误区五:
喂药方法不恰当:糖水可能与药发生化学反应
1、粗暴喂药方式:父母齐上阵用筷子撑开孩子嘴巴或捏着鼻子,在孩子的哭闹声中强行灌药,这样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感,孩子挣扎后很容易呛着而导致 误吸,随着孩子的吸气而将药物吸入气管轻则引起吸入性肺炎,重则堵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危险。对策:在喂药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借助图片、动画、音乐等分散孩 子注意力,缓解孩子的紧张感,再使用一些喂药辅助工具给孩子喂药,如药匙、药物滴管、针筒型喂药器等,都能很好地帮助孩子服药。
2、药物与果汁、糖水同服: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顺利服药或为掩盖药物的苦味,常常在服药时与果汁、糖水同服。其实这种服药方法是不科学的,因为果汁 中大多含有维生素C和果酸,这些酸性物质会导致一些药物提前分解或溶化,不利于药物在小肠内的吸收;糖水特别是红糖含有较多铁、钙等元素和杂质,一旦与药 液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相结合,就会起化学反应;国外临床药理学家已经确认,有近50种药物会与果汁发生反应。例如,柚子汁、橙汁和苹果汁会抑制部分抗 过敏药和抗感染药的功效。因此,建议使用温白开水送服药物,服药与喝果汁、吃水果时间最好间隔1小时。
3、随意用药:孩子在使用维生素、抗生素等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专科医生的专业指导正确使用,家长不能擅自加大或减少药物的用量及种类。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