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儿科医生博客

帮“湿疹宝宝”找因排忧

2016-05-14 16:31:4239健康博客

孩子吃得多、吃得好,就一定长得高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权威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如果吃了过多这三种食物,不但不长个,还会伤身!孩子长高一定要避免的三种食物是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长按可复制),回复 长高 查询结果。

天气寒冷,今天的专科门诊,湿疹宝宝又多了起来。

红红的脸蛋上,皮肤变的粗糙、分布着不同程度的皮疹,有的宝宝在爸爸、妈妈怀中不停的蹭着脸蛋,来缓解瘙痒的不适。大部分宝宝反复出诊,使用过很多办法,有的宝宝除了皮肤出诊,还伴有大便改变、睡眠不安等,爸爸妈妈们表达着无奈和苦恼。

一、婴儿湿疹与内外因素有关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炎症。病因复杂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

l     内因常与食入的食物有关:(1)消化道摄入食物性变应原比如牛奶蛋白、鱼、虾、鸡蛋等致敏因素,引起体内发生Ⅰ型反应。(2)摄入营养不均衡,比如过高营养,造成肠内异常消化。

l     外因常与接触或气候有关:(1)接触易过敏物品,如丝织品、人造纤维、外用药物等。(2)气候因素,如寒冷、阳光、紫外线等。(3)护理不当,如使用较强的碱性肥皂。(4)机械性摩擦,如溢乳或唾液的刺激。

二、增加婴儿过敏风险的因素

(一)过敏有较强的遗传性:父母过敏史与宝宝发生过敏风险的几率为:如果父母都没有过敏史,宝宝发生过敏的风险为15%;如果父母一方有过敏史,宝宝发生过敏的风险增加到20-40%;如果父母双方均有过敏史,宝宝发生过敏的风险高达60-80%。

(二)免疫系统及肠道屏障不成熟

(三)剖宫产分娩的婴儿

(四)牛奶蛋白喂养的婴儿

(五)日益恶化的环境因素

三、婴儿湿疹表现多样性  起病大多在生后1~3月,6个月后逐渐减轻。皮疹多见于头面部、肩部、躯干、四肢。根据年龄不同湿疹表现不一,临床上分为3种类型:(1)脂溢型:多见于1~3个月的小婴儿,表现前额、面颊部和两眉间皮肤潮红,覆盖黄色油腻性鳞头皮屑,头顶可有较厚的黄色液痂,严重患儿颈部、腋下出现糜烂。(2)渗出型:多见于3~6个月的婴儿,表现双侧面颊对称性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间有水疱和红斑,重者可有片状糜烂及黄色液渗出。(3)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婴儿,表现面部、躯干或四肢出现丘疹、红肿、糠皮样鳞屑及结痂。

四、如何帮助“湿疹”宝宝

l     最好能寻找到过敏原,进行回避。

l     重视饮食管理:6个月以内的宝宝,最好纯母乳喂养;如不能纯母乳喂

养者,可选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或氨基酸配方奶。

l     细心护理皮肤:宝宝每天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但不能使用

过高的水温,少用化学洗浴品,避免刺激皮肤。寒冷季节,对于没有皮肤破溃的湿疹宝宝,可选用不过敏的婴儿保湿霜,起到保湿作用。

l     必要时局部治疗:对于严重的湿疹宝宝,在医生指导下可局部短期使

用皮质类固醇霜剂涂抹,有明显的抗炎和止痒作用,如果局部破溃感染,则需要局部应用抗生素软膏消炎治疗。

l     口服抗组胺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宝宝的症状程度,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或开瑞坦等。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