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得多、吃得好,就一定长得高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权威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如果吃了过多这三种食物,不但不长个,还会伤身!孩子长高一定要避免的三种食物是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长按可复制),回复 长高 查询结果。
何为“输液病”,顾名思义,患者认为输液,病才好得快,不给输液就是故意为难,不重视,说白了就是一种过度输液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儿科尤为常见。
有些家长带孩子看病,医生还没来得及做检查,就被要求输液,医生反复解释,家长还认为医生是故意刁难,不给治。殊不知,过度输液也是有风险的。
过度输液可产生耐药性
儿科医生表示,其实输液并不是什么“高级”的治疗方法,相反,过度的输液容易使孩子产生耐药性,生病之后不容易好。一些家长又不舍得看孩子受罪,就要求输液治疗,如此造成恶性循环。
其实,孩子之中传染病较多,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一般不需要输液,只有病情较重,且出现并发症,才需要考虑输液。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普通气管炎、肺感染性腹泻、癫痫、心律失常等,多以口服为主,重度肺炎、扁桃体化脓、重度脱水,则需要考虑输液。
此外,哪些疾病需要输液并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肺炎,建议输液,但有的患儿家长护理好,是轻型的,使用雾化加口服就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又如,重度脱水才需要输液,轻度脱水可以口服治疗,特别严重的才需要住院。
输液好得快无依据
不少家长要求给孩子输液,认为这样好得快,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 医生解释,就好比感冒,正确的口服药物不见得就会比输液好得慢,病程差不多都是一周左右。
输液并非“万金油”,不同的给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如输液的优点在于见效快,缺点在于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要高于其他给药途径;肌肉注射药物吸收比输液慢,比口服快,缺点是引起局部疼痛等损害;口服最常用,也是最安全、最方便、最经济的给药方法,缺点在于起效相对较慢,有些药还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医生提醒家长,发烧是机体对疾病的正常反应,如果能够确定孩子就是纯粹的感冒,发点烧反而病能好得快点,尝试一下温水浴、调节室温等物理降温方法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一般来说,小孩子精神头很足、大一点的孩子自己不喊浑身难受、体温不超过38.5℃就没有必要使用退烧药,更没有必要输液,多喝水、注意休息和保持清淡饮食的同时,按时服用清热解毒的对症药物,基本上一周左右即可病愈。
4种情况不需要输液
安徽省卫计委公布了“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明确指出一些外科、妇科炎症以及小儿的疾病,可以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输液。其中,以下儿科疾病不需要输液: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39健康网推荐阅读:
新生儿肺炎用药需要很慎重
宝宝发烧超38.5℃先退烧再就医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