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食疗

小儿厌食 调治有法可依

2013-08-27 01:02:58《家庭用药》

孩子吃得多、吃得好,就一定长得高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权威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如果吃了过多这三种食物,不但不长个,还会伤身!孩子长高一定要避免的三种食物是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长按可复制),回复 长高 查询结果。

  小儿厌食,广义上是指食欲下降。而一般家长认为的小儿厌食与医学中精神神经异常引起的神经性厌食是有区别的。食欲,实际上是指要求进食的一种基本生理欲望,受到位于下丘脑的两个神经核的控制和调节,一个位于腹外侧核,称为“摄食中枢”,另一个位于腹内侧核,称为“饱食中枢”。前者是产生食欲的生理基础,后者则产生饱的感觉,抑制前者的作用。正常小儿的食欲与其营养的需要是基本平衡的。小儿由于遗传、环境、体格、活动量不同,对营养的需求个体差异很大,其食欲和喜欢吃的食物种类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如果由于疾病、喂养不当或其他因素,造成较长时间缺乏进食的欲望,可能影响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吸收,从而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小儿缘何厌食

  疾病  一些疾病可导致孩子的食欲下降。小如伤风感冒,大到胃肠、肝肾等疾病。当孩子感染急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肺炎等)病毒或细菌毒素引起发热,会影响到消化系统的功能,可使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引起厌食。一般来说,孩子在患上呼吸道感染等较轻的病症时,多在热退后3~5天渐渐恢复正常食欲。而由慢性疾病引起的厌食,则可维持较长时间。消化系统疾病会导致厌食,如消化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病、胆道感染、肝炎、原发性吸收不良症、便秘、口腔疾病等。孩子在患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肝炎等疾病时,厌食表现得尤其突出。

  药物  许多药物都有一定的胃肠道副作用,尤其是各种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可引起胃肠反应甚至暂时性厌食。一般停药2~3天后会逐渐恢复。

  心理  进食环境改变可影响食欲,如孩子刚入幼儿园或走亲戚,不适应新的进食环境和方式,口味不适应,可引起孩子的食欲降低。情绪也会影响食欲,如家长在饭桌上训斥孩子,孩子心情很差,便会吃不下饭。此外,有些家庭习惯边看电视边进食,孩子的注意力在电视节目而不在饭菜,食不知味,影响消化酶的分泌,时间长了,也可引起厌食或者吸收不良。

  喂养不当  家长不懂科学均衡地给孩子喂食,未及时添加辅助食品,长期喂养液态或软食,未及时培养小儿的咀嚼功能,给孩子吃较多的零食等都可引起小儿厌食。还有的孩子摄入冷饮、饮料过多,而冷饮、饮料中含有糖分较多,较易产生饱胀感,造成食欲降低,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冷饮吃得过多,还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和分泌紊乱,抑制消化酶的分泌,导致厌食的发生。饮食不规律,无固定进食时间,进食时间过度延长或缩短,孩子正常的胃肠消化规律被打乱后,也会产生厌食。

  缺锌  锌参与构成一种含锌蛋白——唾液蛋白,这种蛋白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结构、功能及代谢有促进作用。当缺锌时,口腔黏膜增生,角化不全,半衰期缩短,黏膜脱落,掩盖和阻塞了舌乳头上的味蕾小孔,使食物难以接触味蕾(味觉感受器),从而导致味觉迟钝,食欲减退以致厌食。缺锌还可使儿童生长发育停滞、性征发育迟缓、贫血、伤口不易愈合、免疫力低下等。对于食欲减退、厌食的儿童,可以通过补锌来改善食欲,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中医分型

  小儿厌食中医辨证一般分为食积型、脾胃气虚型和脾胃阴虚型等三型。

  食积型 孩子通常不爱吃东西或食而无味,多食后会有恶心、呕吐、脘腹作胀的情形。治疗以消食导滞为主,可使用麦芽、神曲、山楂等中药消食导滞,再配合枳实、陈皮等帮助理气运脾,若有胀气,可增加莱菔子、木香、香附、厚朴消除胀气。

  脾胃气虚型 这类孩子通常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形体瘦弱,除厌食、拒食外,若进食稍多或较难消化的食物,则大便挟有残渣,或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易疲劳,舌质淡,舌苔薄白。治法以健脾益气为目标,常以参苓白术散加减。也可用山楂、鸡内金、莲子、淮山药等药材。食疗可用山药、茯苓熬汤或粥,都可以健脾。

  脾胃阴虚型 这类孩子通常口干、喝水多,但不爱吃饭,舌苔多见光红,舌质偏红,皮肤干燥、缺乏润泽,大便多干结。治法以滋养脾胃为主,可用白芍、乌梅、沙参、玉竹、天花粉、山药等,取酸甘化阴之法,清而不滋,养胃生津。

  以上三型均有相关中药或中成药,疾病顽固者或服药困难者可加用针刺(刺四缝法)、推拿、捏脊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生活调养

  合理安排饮食 在小儿患病期间,饮食应清淡且易消化,少食油腻荤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疾病的恢复期可适当给孩子服用助消化、增强食欲的药物或相应中药等。常便秘的孩子则多吃些含纤维较多的蔬菜,多饮水以保持大便的通畅。若是喂养不当引起的厌食,则要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并增加饮食品种的变化。

  培养良好习惯 少让孩子吃零食,餐前不要吃糖果、冷饮等,不要饮过多的水,按时就餐。主食可包括米饭、面条、饺子等诸多种类,菜肴荤素搭配。对于食物的颜色和形状,家长则可多花些心思,多些变化。

  及时心理疏导 在孩子表现出不愿进食的态度时,不要强迫其进食。在孩子吃饭时不要经常批评、指责孩子,有什么问题最好留在饭后解决,否则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加重厌食程度。也不要哄着孩子吃饭,父母对小儿吃多吃少不要过度关心,更不要乞求孩子多吃,让孩子培养主动吃饭的好习惯。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