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神经科

别用力摇婴幼儿以免伤脑部

2011-12-26 01:40:00腾讯

孩子吃得多、吃得好,就一定长得高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权威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如果吃了过多这三种食物,不但不长个,还会伤身!孩子长高一定要避免的三种食物是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长按可复制),回复 长高 查询结果。

  摇晃症候群,4岁都可能发生

  “婴儿摇晃症候群”指的是因为婴幼儿头部受到剧烈的来回摇晃所造成的脑部伤害,包括脑损伤、失明、瘫痪、抽搐痉挛,严重甚至会死亡。“婴儿摇晃症候群”大部分发生在1岁以下的婴儿,主要在3-8个月大时,但是也有发生在4岁较大的案例。

  为何婴幼儿容易因摇晃造成这么严重的伤害?小儿神经科医生表示,由于婴幼儿的头部约占全身重量的25%(成人的比例为10%),且婴儿脑部水分含量较高,比成人的脑部柔软、脆弱,加上颈部肌肉较柔弱无力,所以在被摇晃时,头颅骨内脑部很容易被扭曲、压迫,造成硬脑膜下血肿或蜘蛛膜下出血等严重的脑部伤害。

  安抚、玩耍,要避免错误动作

  发生摇晃症候群多半是因为宝宝哭闹不安,照顾的大人无法安抚或尝试让小孩安静,但不得要领时,因气愤加上挫折而失去控制,进而将小孩抱起,紧抓住婴幼儿,以双手置于两侧腋窝或抱住幼儿双臂,给予剧烈摇晃,时间通常持续5?15或20秒,而每秒可晃动2?4下,摇晃时,头部以颈部为轴心,造成脑部很多方向的受力及加减速度而受伤。

  除了哭闹时的安抚之外,在与宝宝互动时,也可能发生类似伤害,例如和宝宝玩耍时,反复将宝宝抛向空中、抱着旋转、架在肩膀或背上摇动,甚至只是让宝宝骑坐在大人的脚或膝盖上晃动,无形中都可能造成伤害。

  严重可能导致脑性麻痹、失明甚至死亡

  婴儿摇晃症候群会因摇晃时间长短及程度不同而有临床表现上的差异,加上有些婴幼儿受到碰撞或被摔在硬物,也会有不同的征兆。主要症状包括:不安、嗜睡、不停的流口水、四肢无力、抽搐痉挛、呕吐,乃至呼吸加快、体温下降和心跳过慢,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心跳停止、瞳孔放大甚至死亡;其他也有合并视网膜出血、颅骨骨折、肋骨、锁骨骨折,以及头、脸或身体皮肤瘀血等状况。

  这些程度不等的伤害,会造成许多后遗症,包括:学习障碍、动作发育迟滞、肢体偏瘫等脑性麻痹、视力受损甚至失明、语言障碍、癫痫等。

  宝宝哭闹,先找出原因

  专家指出,哭是婴儿表达身体不舒服的唯一方法,造成小孩哭闹的原因很多,包括肚子饿、尿布湿了、尿布疹痛痒、便秘肛裂、发烧、急性中耳炎、婴儿肠绞痛、肠套迭等,有时包布或衣服上的别针不慎碰触到身体也会引起不适而哭闹。

  若宝宝不停哭闹时,建议最好请教小儿专科医生,经由详细检查找出原因,并对症治疗,也可以询问有经验的照顾者。

  父母除了要学习如何照顾宝宝之外,本身的身心发展必须成熟,尤其现在工作、经济压力过大,心情容易受影响,若加上宝宝属于容易哭闹的先天气质,在照顾过程中就更容易缺乏耐心,心浮气燥。

  情绪失控,最好寻求他人协助

  因此,要避免悲剧发生,前题是照顾者情绪要够稳定,小孩哭闹时,首先应检视是否肚子饿、尿布湿或胀气等原因。而有些宝宝会以哭来吸引大人的关心和注意,此时家长不一定非抱他不可,但是最好有适当的互动,例如出些声音加以安抚;让宝宝看到爸爸、妈妈的脸,让他知道有人陪伴;或抱起宝宝,用他能理解的话和他对谈,再慢慢放回床上;或让孩子有同伴、玩具、玩偶;此外,如果周遭有长辈,也可以请他们帮忙分担照顾的责任。

  专家同时强调,宝宝后天气质与父母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与宝宝互动时,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如果语调总是尖锐且焦急,宝宝会感受到而哭得更凶;若父母说话是慢条斯理,宝宝则会有正面的表现。

  万一宝宝哭闹使得父母情绪无法控制,父母就必须要自救,先到阳台做深呼吸,想想“自己面临的困境与孩子没有任何关系,孩子是无辜的,孩子是我的最爱……”,或求助于另一半、长辈,或依本身条件寻求临托等人力来协助分担照顾孩子的工作。

  宝宝哭闹该如何安抚?

  专家表示,遇到婴儿哭闹不停时,经初步的安抚无法停止,小孩也没有饥饿、尿湿或发烧的现象,建议家长可采取以下方法:

  ◎给予安抚奶嘴,将宝宝用包被舒适地包着,抱着他走一走,可轻拍他的背。

  ◎避免盛怒时抱着小孩,当照顾者极度愤怒焦虑时,最好将小孩放在安全的地方,打电话给朋友或邻居,也可做深呼吸(每次10下)以放松自己。

  ◎可听些自己喜欢的乐曲、喝杯咖啡或茶、淋浴或阅读杂志书本等。

  ◎尝试坐下,闭上眼睛,回想记忆中愉快的事,几分钟内尽量不要移动,亦可写下自己10件最好的事情,或是关于小孩10项最好的事件,以转移愤怒与不安。

  ◎ 照顾孩子很辛苦,而在照顾过程中,无论面临什么状况,绝不能摇晃任何2岁以下的小孩;在抱小孩、和宝宝玩耍时,一定要保护他的头颈部,给予适当的支持,也一定要告知保母或亲友,让他们了解摇晃婴儿的危险性。

  结语

  宝宝出生后数个月内,多会有哭闹情形,大人要学习如何处理,万一不小心摇晃宝宝,导致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立刻送医。在就诊时,绝不能因为困窘或罪恶感而不敢告诉医生,及早的诊治有助于避免无法挽回的结果,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家长一定要谨记!

(责任编辑:谢晓)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