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新生儿其他疾病

冬季如何防止新生儿硬肿症?

2011-05-20 00:00:00太平洋亲子网

孩子吃得多、吃得好,就一定长得高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权威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如果吃了过多这三种食物,不但不长个,还会伤身!孩子长高一定要避免的三种食物是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长按可复制),回复 长高 查询结果。

  新生儿硬肿症,又名新生儿皮脂硬化症或新生儿硬化症。这种病是以体温低下、皮下脂肪变硬,以及生活能力降低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或室温过低、保温不良的新生儿或未成熟儿,常并发感染或在感染、窒息、产伤之后发生。

  本病常在生后不久或7~10天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

  ①“三不症”:就是不吃、不哭、体温不升。小儿可有吸吮无力、哭声微弱、面部表情消失、活动减少、体温常降低至31~35℃ 之间。

  ②硬:全身皮下脂肪多的部位出现皮肤冷、硬,呈暗黄色或青紫色,表面光滑,用手捏不起来,某些部位用手按压可以有凹陷。硬肿往往先出现于小腿、大腿外侧,以后全下肢,逐渐延至臀部,以至胸、腹、上肢及面颊部。但眼睑、阴囊、阴茎背面、手心、足底皮肤常不变硬。本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或并发感染、肺出血等而死亡。

  预防应从孕妇保健工作做起,尽量避免早产、产伤、窒息等,寒冷季节出生的小儿应注意保暖,事先提高室温,备好干热绒毯,待小儿一出生即包好御寒,加强新生儿护理。

  一、硬肿症的常规治疗方法

  1.复温

  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①轻症患儿在温水浴后用预暖的棉被包裹,置24~26℃的暖室中,外加热水袋,水温从40℃渐增至60℃,体温可较快上升至正常。②中度和重度患儿可先安放在远红外线开放型保暖床上,将温度调节到高于小儿体温1.5~2℃处,约每30分钟能使体温升高1℃,随患儿体温的上升继续提高保暖床的温度,当体温达34℃时可移至封闭式保暖箱中,保持箱温在35℃左右。为减少幅射失热,在稍离小儿身体的周围罩一透明塑料布。将头面部露出塑料布外,头上戴一小帽保暖。③复温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采用温水浴、温盐水灌肠各种方法。④如正在用静脉补充液体或高营养液时可在瓶的周围用热毛巾包裹,使进入体内的液体有一定温度。⑤供给的氧也要预热。

  2.营养和液体

  要保证供应足够的热卡和液体,开始时热卡至少应达到基础代谢的需要,以后渐加至正常需要量。液体量一般控制在60~80ml/kg·d,缓慢滴入,速度约4ml/kg·h,因低温时心肾功能减低,输液量不宜过多。对低血糖小儿适当提高葡萄糖进入量。

  3.药物

  (1)对心肾功能较差者可给多巴胺和多巴酚胺等心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宜用小剂量2~5μg/kg·min静脉滴入,因小剂量有扩张肾、脑血管的作用,可以增加尿量。多巴酚胺有增加心肌收缩的作用,但不增快心率,剂量2.5~5μg/kg·min静脉滴入,可和多巴胺合用。也可用其他药物如654-2,静注每次0.1~0.2mg/kg,15分钟1次,约3~4次,若面色、心率好转即可以1~2mg/d静滴维持,继续治疗一周。

  (2)抗生素的应用对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硬肿症尤为重要,对肾脏毒性较大的药物尽可能少用。寒冷损伤综合征虽可能发生呼吸道感染,但不宜用广谱抗生素预防。

  (3)肝素治疗,第一次剂量1.5mg/kg静注,以后每6小时静滴0.5~1.0mg/kg,至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正常后渐减少给药次数,7天为一疗程。

  (4)中药:以温阳祛寒,活血化瘀为主,可静滴丹参、红花、附子注射液,或用川芎、红花注射液,或复方桃红注射液,缓慢静滴,每日2次。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肾阳虚,气滞血瘀

  全身冰冷,面色灰暗,僵卧少动,昏昏多睡。哭声低微,吮乳无力,局部皮肤发硬,水肿发亮。按之凹隐。硬肿范围较广,唇白舌淡,苔白,指纹淡滞或陷伏不显。

  [治法]温补睥肾,行气活血。

  [方药]参附汤合真武汤加减3克,附子4克,黄芪7克,桂枝3克,茯苓、白术、红花、赤芍、当归、川芎各5克。肿甚,小便不利者,加猪苓、泽泻、木通、车前子;气阴不足者,加麦冬、五味子;咳嗽痰多或大便稀溏者,合二陈汤。

  2.寒凝气滞,瘀血内阻

  面色紫暗,全身欠温,四肢发凉,硬肿多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皮肤不易捏起,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严重者口鼻出血,唇色黯红,指纹紫暗。

  [治法]益气温阳,活血化瘀。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3克,当归、赤芍、桂枝各3克,细辛1。5克,黄芪7克,川芎3克,木通1.5克,甘草4克,大枣3枚。精神萎靡,口吐痰沫,呼吸不匀者,加白僵蚕,法半夏,石菖蒲、郁金、胆南星;硬肿甚者,加桃仁、红花或丹参、郁金、鸡血藤。

  3.热毒蕴郁,气滞血瘀

  发热,面赤,烦燥,肌肤硬肿紫红,尿短赤。严重者鼻窍出血,血色鲜红。舌紫红,苔黄,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黄芩、栀子各5克,人参3克,川芎、丹参、红花、茯苓各5克,黄芪7克。发热伤阴者,加玄参、麦冬,大便秘结或不畅者,加大黄、槟榔,选用地锦草、蒲公英、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紫花地丁,有外寒里热者,用药要温散外寒,清解里热,活血化瘀,温凉并用。

  三、如何预防硬肿症

  ①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加强产前检查,减少早产儿的发生。

  ②寒冷季节和地区应为产房装配保暖设备。

  ③新生儿一旦娩出即用预暖的毛巾包裹,移至保暖床上处理。

  ④对高危儿做好体温监护。

  ⑤积极早期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不使发生硬肿症。

(责任编辑:王慧明 实习编辑:谭勇)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