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神经科

关于宝宝睡眠问题的经验之谈

2010-05-20 08:44:0039健康网社区

孩子吃得多、吃得好,就一定长得高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权威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如果吃了过多这三种食物,不但不长个,还会伤身!孩子长高一定要避免的三种食物是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长按可复制),回复 长高 查询结果。

  一、为什么我的宝宝总是睡得不沉?

  我的宝宝总是睡得不沉。每次我好不容易使她睡着,把她放下时,她又醒来。午夜时分她也会醒来哭几次。我知道在婴儿中这种情况不算罕见,但是我能做些什么呢?

  婴儿每做一件事总会有其原因。白天睡觉、一天只睡几个小时、早上3点钟醒,所有这些都是婴儿身体和智力发育所需。要对付这些看似奇怪的睡眠习惯,首先你必须区分出沉睡的婴儿和浅睡的婴儿。

  在了解这种区别之前,让我们思考一下成年人睡眠的有关特点。当你刚刚入睡后,大脑中枢活动速度慢下来,进入眼珠非迅速转动的睡眠时期,人们称之为沉睡状态。这时你整个身体都静下来,呼吸很浅,肌肉放松,睡得很沉。

  一个半小时的眼珠非迅速转动的睡眠时期后,你的大脑开始变得清醒。你从沉睡状态进入到浅睡状态,即眼珠迅速转动的睡眠时期。在这个阶段,你会做梦、翻身或掀被,你可能会起床去厕所或喝水。浅睡和沉睡每隔几个小时就交替出现一次,平均加起来沉睡时间有6个小时,浅睡时间有2个小时。

  婴儿睡眠与成年人的睡眠不同。成年人通常一开始就进入眼珠非迅速转动的睡眠时期,即沉睡。而婴儿却先进入眼珠迅速转动时期,大约20分钟后他们才进入沉睡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你太早把你的孩子放下,她就容易醒。许多父母曾告诉我:只有等孩子沉睡后,我才敢把她放下。

  随着年龄增大,孩子会学会更快地从浅睡状态进入到沉睡状态。即使到了那种时候,你也需要辨别出婴儿所处的睡眠阶段,这样你才会知道何时才是最适合移动孩子的时候。例如,等她沉睡后你才能把他从你的床上移走或从车上的婴儿安全座椅移到婴儿床上。在有些夜晚你可能会摇她、喂她或抱着她来回地走动,使她入睡,虽然她的眼睛闭着,但她的眼帘却还在抖动,呼吸不稳定,手脚张开。这时,她可能是受惊、抽搐、并且不时露齿而笑。这时,她还在浅睡状态,如果你把她放下,她就会醒来。

  如果你把就寝仪式延长20分钟,孩子的怪相和抽搐就会停止,呼吸逐渐变得均匀,肌肉放松,握紧的手指会展开,四肢放松地垂下,呈现出沉睡的迹象,玛莎和我称之为四肢无力。这时,你知道孩子终于睡熟了,你可以放心把她放下,偷偷走开。

  夜间,孩子的沉睡时期和浅睡时期比成年人交替得更频繁。当孩子处于浅睡时期,如果肚子饿了、尿布湿了或者听到响声她都可能会醒。如果她不醒,大约10分钟后她会进入沉睡状态,一个小时后她又会进入浅睡状态,又可能醒。

  正如你自己睡觉时一样,这种循环交替活动整个晚上都会发生,但是因为婴儿比你更常进入浅睡状态睡眠的禀赋。大多数孩子都需要有人哄睡,而不是一放下就入睡,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照顾。随着有规律的睡眠的发展,你会发现几个月过去后,你的婴儿白天的睡眠时间会自动缩短,晚上的睡眠时间会延长。

  二、彻夜睡觉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们的儿科医生总是用彻夜睡觉这个词,我讨厌被人认为愚蠢,但是我还是要问一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是指8个小时吗?还是5个小时?

  对于不同的婴儿和父母,彻夜睡觉有不同的定义。连续不中断的睡眠时间在不同的婴儿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在关于睡眠的研究中,彻夜睡觉被定义为连续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至少对于几个月大的婴儿来说是这样。就大多数婴儿来说,期望他们从晚上8:00睡到早上8:00是完全不切合实际的。要一个6个月以下的婴儿晚间连续睡觉的时间超过5个小时,与其说是一种权利,不如说是一种奢望。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你会发现彻夜睡觉的总是别人的孩子。能够彻夜睡觉的婴儿的年龄存在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通常是婴儿的性情的反映,而不是你的夜间育婴技巧的反映。

  大多数孩子到了四五个月大的时候,晚间睡觉的时间都要长一些。一项调查过大量幼儿的睡眠研究表明,3个月大的婴儿有70%能连续睡5个小时;6个月大的婴儿有13%能连续睡5个小时;而到了1岁的婴儿只有10%能连续睡5个小时。

  三、没有一样办法有效!

  再过两个星期我就要恢复工作了,但是我的孩子还没有养成有规律的夜间睡觉的习惯。我可以做些什么才能使她做到这一点呢?我希望我和孩子都能得到休息。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你必须考虑到你为孩子入睡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是一种长期的投资,你可以根据以下方法来培养孩子睡眠的习惯。

  尝试不同的睡眠方式

  婴儿有不同的睡眠禀性,家庭每个成员也有不同的需要和生活方式,也许你需要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找出一种符合孩子和家庭其他人需要的睡眠方式。只要你和孩子都能得到充足的睡眠,你的夜间育婴方法就是适合你的;如果不是,你就要尝试其他方法。你要有心理准备:随着孩子长大,她的需要也会发生变化,一种睡眠方式也许会失去它的有效性。

(实习编辑:吴春丽)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