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是外耳道常见的损伤之一,发生穿孔后,患者会有耳痛、耳闷、耳鸣、听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耳朵出血、耳道流脓等症状。鼓膜穿孔常见的原因有外力损伤、中耳炎、外耳道炎、咽鼓管炎等,不同原因引起的鼓膜穿孔,其伤害不相同。
1、外力损伤:如暴力挖耳、手术、颞骨骨折等,都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外力损伤导致的鼓膜穿孔,一般伤口比较小,如果发生感染,则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穿孔比较小,通常可以自行愈合,如果穿孔比较大,则需要在3个月左右才能愈合;
2、中耳炎: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细菌及病毒通过咽鼓管侵犯中耳,从而导致中耳炎,如果炎症控制不佳,会导致鼓膜穿孔,可能会导致耳鸣、耳闷、听力下降,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眩晕,这种情况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容易导致鼓膜穿孔;
3、外耳道炎:炎症可通过咽鼓管侵犯中耳,从而导致鼓膜穿孔,外耳道炎导致的鼓膜穿孔,多是由于外耳道皮肤损伤、耳道积水、细菌感染所致,耳道内皮肤的损伤一般比较小,也不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一般也不会造成严重影响;
4、咽鼓管炎:咽鼓管炎是导致鼓膜穿孔的常见原因,咽鼓管炎导致的鼓膜穿孔一般是由于炎症导致的鼓膜自发性穿孔,通常穿孔比较小,也不会影响听力,而且穿孔的面积也比较小,因此不用过于担心,一般在3个月左右可以自愈。
发生鼓膜穿孔后,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后,对因治疗,平时要注意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朵,避免进水,以免引起中耳炎的发生。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