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耳鼻喉 > 护理保健

从耳朵的生理解剖看耳朵

2009-08-11 03:21:0039健康网社区

  解剖学将耳朵分成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生理学上将其分为传导部分(外耳、中耳)和感觉部分(内耳、听觉神经及最终感觉声音的大脑中枢)。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是传输声音的通道。但没有感觉声音的功能,人的外耳只能引导声音并给予一定程度的增强。配戴助听器时还可以起支持和悬挂的作用。结构:耳轮、耳垂、耳甲腔、耳屏、外耳道。 耳道呈“S”型的通道,外1/3含有耵聍腺体和耳毛的皮肤和软骨组成,其余部分为骨性的又具有一层紧贴外耳道的皮肤与鼓膜密切相连。长约2-2.5厘米。外耳会引起大约在1500HZ--7000HZ的范围的声音增强或扩大,可增强10-15分贝。这是由于共振造成的。听道共振频率大约为2500HZ 。耳廓的共振频率接近5000HZ 。

  中耳: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鼓膜:朝内耳方向呈锥状,色灰白半透明,是区分外耳及中耳的重要标志。分三层:外层为皮肤层,朝内耳方向呈锥状,中层由浅层的放射状和深层的环状纤维组成。内层由覆盖室腔的粘膜构成,因此鼓膜能够承受诸如水压、空压及抗感染。听骨:锤骨、砧骨、镫骨统称听骨链。中耳肌:鼓膜张肌和镫骨肌。是人体最小的肌肉。鼓膜张肌与锤骨炳连接,锤骨肌与鼓室壁连接。两条肌肉的另一端都附着在中耳腔的粘膜上。这些小肌肉的功能是a.中耳肌是听骨链悬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听骨链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有利于声音的传输。b.中耳肌还能起保护作用,中耳肌收缩使通过听骨链的声压传递减低,使得人们能减少暴露于大响度声音中。咽鼓管:是中耳通气引流的唯一途径,也是中耳感染的主要途径。通过咽鼓管在鼻腔的开口。空气可从外界进入中耳腔。咳嗽或吞咽时它是开放的。可以调节鼓室内压和外界大气压的平衡。儿童咽鼓管相对较短且两端的开口几乎一样高是细菌容易通过鼻咽部进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中耳的作用:1.是一个换能器,将来自鼓膜的声能转换成机械能,送到卵圆窗。 2.是一种升压器,由于鼓膜(60平方毫米)与卵圆窗(3平方毫米)面积大小的差异,有助于增加外耳道空气压力,再利用听骨链的杠杆原理使这种压力大约提升约30分贝 的增益并驱动密度较大的内耳液体。

  内耳:是耳朵最复杂的部分,它位于中耳的后方,是由岩石般的骨头构成的空腔,空腔内装满液体,岩石般的骨头起保护作用。由于内耳将振动的声波转变为神经脉冲,因而非常重要。从解剖学观点来看,内耳由三部分组成:前庭、半规管及耳蜗。在它的外壁有两个窗:卵圆窗和圆窗。 半规管维持人体的平衡,并涉及声音的理解,伴随着听力问题而出现的平衡、眩晕、呕吐等都与之有关。

  从耳朵的生理解剖看耳朵小编推荐:《耳鸣鸣起的疾病警钟》——耳鸣的发生率很高,根据英、美等国的统计资料,它的发生率占总人口的15%~20%。国内尚缺乏耳鸣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如保守地按10%估算,我国耳鸣患者大约有1.2~1.3亿人,其中至少有1千万人耳鸣较重。耳鸣不仅使这些患者精神痛苦、烦躁不安,而且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与工作......详情请点击查看

(实习编辑:刘新兰)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