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静脉球瘤早期病人多有头晕、眩晕等症状,随后可有外耳道反复出血、耳鸣、进行性耳聋,后期有耳部疼痛、面瘫、面部麻木、视物成双等,肿瘤位于颈静脉孔附近,后组脑神经损害症状有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患侧软腭麻痹,咽反射消失。肿瘤累及中颅窝和后颅窝时,部分病人可有颞叶、小脑和脑干症状。那么颈静脉球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发病原因:颈静脉球瘤是富血管性肿瘤,呈球形或结节性生长,供血动脉来自咽升动脉的鼓室下支,并有茎突支后听动脉、枕动脉、颌内动脉、椎动脉、内听动脉的分支。
2、发病机制:肿瘤细胞多呈多形性内皮样细胞、胞质散布嗜酸性细颗粒,细胞核居于中央深染,纤维组织把细胞分割成巢状,其间穿行薄壁小动脉和毛细血管。肿瘤浸润性生长、转移少见。约10%以下可扩散到相邻淋巴结和肺,肿瘤组织扩散与周围组织对其阻碍有关。
3、途径原因:沿咽鼓管和颅底骨孔分别进鼻咽部和颅底部。沿颈内动脉至中颅窝腔。沿颈内静脉和舌下神经孔进后颅窝。沿鼓室盖至中颅窝底,经迷路圆窗到内听道进桥小脑角。由此可见肿瘤在颅内多处生长。
4、逐渐发病原因: 颈静脉孔是一个介于枕骨和颞骨之间的三角形孔。是由前向下向后的骨性通道。颞骨岩部在前外侧,枕骨围绕后内侧,后外为静脉部,前内为神经部。孔内除静脉岩下窦和脑膜后动脉通过外,还有舌咽、迷走和副神经通过。硬脑膜覆盖颈静脉孔形成在前的漏斗状舌咽神经通道及在后的筛状迷走神经通道,在此处有硬脑膜隔可将迷走神经与舌咽神经分开。在颞骨岩部后面,颈静脉孔上方是内听道口。右侧颈静脉孔距内听道的距离为14mm,左侧为15.5mm。后下是舌下神经管。颈静脉球瘤是逐渐长大的血管性肿瘤。90%原发于硬脑膜外,可侵犯硬脑膜内及其周围的颈内动静脉。它是颈静脉球外膜生长的化学感受器瘤,为副交感非嗜铬细胞瘤,是发生于化学感受器系统非嗜铬细胞神经节组织的良性肿瘤,包括颈动脉体、颈静脉球、鼓室球、迷走神经体及主动脉体。
5、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