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10岁,左侧鼻阻伴流脓涕半年余于2005年8月2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阻,伴流脓涕,打喷嚏,平均4~5次/天,无嗅觉减退,无头痛、头晕。查体:鼻外观无畸形,鼻甲无肥大,鼻腔黏膜苍白,中隔轻度右偏,左侧鼻腔可见一土黄色肿物,质硬,无出血,副鼻窦区无压痛。副鼻窦冠状位CT示:左侧鼻腔内多发大小不一团状高密度影,考虑结石并肉芽肿形成,左侧前组筛窦炎性改变,双侧中鼻甲气化,鼻中隔偏曲及左侧下鼻甲外移萎缩(图1)。临床诊断:左鼻腔结石。于2005年7月14日局麻下行鼻内窥镜下左鼻腔结石取除术,左筛窦开放、上颌窦口扩大、左中鼻甲成型术,术中见左侧总鼻道黄褐色结石填塞(图2),与下鼻甲黏连,结石大小为3.0 cm×1.5 cm×1.0 cm,以剥离子将其于下鼻甲分离后以开筛钳将其夹碎分块取出,结石取除后见左下鼻甲明显受压萎缩,左鼻腔较健侧明显宽大,继而切除钩突、筛泡并开放扩大上颌窦口,将中鼻甲外下部分骨质切除,以利中鼻道引流、预防术后黏连,继而中鼻道明胶海绵及透明质酸填塞,高膨胀海绵填塞下鼻甲内侧,术后24小时取出高膨胀海绵,中鼻道填塞物令其自然吸收,术后7天鼻腔黏膜上皮化逐渐完善,间隔时间逐渐延长。复查至今鼻腔、鼻窦黏膜恢复良好,术后无复发。
2.讨论
鼻结石(masal calculi)又称鼻石(rhinolith)或鼻石病(rhinolighiasis),为一种罕见疾病,自1988年以来,国外文献报道20例。鼻石多发生于成年人,儿童少见。文献报道,鼻结石伴鼻窦炎少见。一般为单侧鼻腔出现单个结石,多发性结石或发生于双侧鼻腔者亦偶有报道。巨大结石可致鼻中隔或硬腭穿孔,或可侵入同侧上颌窦及筛窦。病程缓慢常历经数年。以细小异物为核心,鼻腔分泌物、泪液或炎性分泌物中经浓缩分解出的多种无机盐类(如碳酸钙、磷酸钙、磷酸铵、氯化钠及镁盐等)逐渐沉积于小异物表面,日久形成鼻石。根据核心的不同,将鼻石又分为真性和假性,以后者多见,以内源性物质为核心称真性鼻石,包括细菌、干痂、坏死上皮、凝血块、白细胞、碎骨片、牙齿等。假性鼻石的核心多为异物,如纸屑、花生皮、花生仁、橡皮擦、棉絮、布条等,这些异物存留鼻腔而未被取除,旷日持久,逐渐被无机盐类包绕而形成鼻石,由于核较大,故鼻石形成相对要快,自觉症状早且较重,故患者就医较早,病程相对要短些。本例患者为真性鼻石,患者无鼻腔异物史,且无明显诱因,就其术中所见,鼻石存在可能多年,因刺激反应小,而被忽视。鼻石治疗以手术取除为主,术中应将结石取净,以防复发。
(实习编辑:王俏茹)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