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听力残疾人近3000万,居各类残疾之首。据研究,听力残疾中一半可通过初级耳科保健加以预防和避免,也是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造成耳聋的原因多 应做好防范
郑州人民医院(原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陈锦屏说:“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和平衡器官,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对外部声音通过完整的声音传导和神经冲动,形成听觉。由于环境和身体的原因,任何一部分出现损害,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统称耳聋。”
陈锦屏说,耳聋没有特定人群,从幼儿到老人都会发病,按发生的时间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耳聋有基因遗传因素,也有因母亲在妊娠期患病造成的。后天性病因较多,分为全身性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外伤等。
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及时发现治疗
“聋哑症多是因聋而哑,他们的语言系统没有问题,但因为他们从小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进而丧失辨别声音和学习说话的能力。”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听力筛查中心主任徐淑玲说,“所以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就非常重要。”
现在我国已常规进行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在出生3~5天时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对有异常的还要在出生42天时进行复筛,对复筛还没通过的就要在3~6个月时进行医学的听力诊断和评估了。
“对确诊的听力损伤的患儿,就要根据病因、部位和程度进行不同方式的干预了。”徐淑玲说。
外伤性导致的耳聋不可忽视
陈锦屏介绍,外部伤害对耳朵的伤害有很多种,临床上常见的是击打伤、爆炸伤导致的鼓膜穿孔,但日常一些不经意的动作也会造成耳朵的伤害,如有人喜欢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这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其实耳垢对外耳道是有一定保护作用的,不能随意掏。
陈锦屏提醒,爱耳护耳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入手。首先要避免噪音。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大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听觉疲劳,听力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如年轻人长时间的戴着耳机听音乐,经常出入喧闹的迪厅、KTV等。
其次要经常进行健身活动,预防各种慢性病,对已有的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要积极治疗,减慢老化过程也就延缓了听力下降的发生。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