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耳鼻喉 > 耳鼻喉专家访谈

孩子四岁前吃果冻易卡喉 异物卡喉不要强行咽下

2013-04-26 00:48:2739健康网

  “我家宝贝今年两岁了,偶尔会喂给他吃果冻,但最近看到报纸报道,有1岁左右的幼儿因吃果冻被噎着不幸死亡,这样的报道不只一两次。对此很担心,我家宝贝看起来挺喜欢吃果冻的,现在能给宝宝吃吗?宝宝几岁后吃果冻更安全呢?”广州何女士为爱女提出这样的疑问。

  孩子四岁前最好不要吃果冻

  武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王承华副主任医师:临床接诊中,也曾遇到过因吃果冻被噎住的患儿,年龄在2—4岁不等。果冻是胶状物,而幼儿因年龄小,长牙期间,咀嚼功能尚在发育中,不易粉碎果冻,一旦吸食进去,堵住气管,很容易引起窒息死亡。且小儿气管异物是很危险的急症,一旦发生应立即到医院急诊处理,要分秒必争,如若延误,则可危及生命。因此建议,四岁之前,儿童最好不吃果冻。

  异物卡喉需尽快送院

  此外,幼儿在玩耍时,总喜欢把随手拿着的小物件往嘴里放,碰到哭笑、叫喊或不慎跌倒时,易误咽造成咽或食管异物。

  若是误吞的异物是外表光滑、体积小的球状物,一般会顺着食管进入胃里,这时若无特殊症状,多在1—2天后随大便排出。

  如果是有刺或带棱角的异物,如枣核、鱼刺或碎骨块等,容易卡在食管里,特别是食管狭窄处,并可能擦伤和刺破食管,一旦伴有继发感染,可引起吞咽疼痛。较大的异物可压迫气管发生咳嗽、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尖锐的异物若穿破食管损伤邻近的器官,还可发生食管炎、食管周围脓肿、食管气管瘘、气胸等,严重时甚至引起大出血,威胁生命。

  误吞异物不要强行咽下

  因此,发生误吞异物后,不要自行用手抠挖,更不要尝试用吞饭团或馒头等方法,试图把异物咽下,以免造成更大伤害,增加以后治疗上的困难。最好及时到医院,让医生在专门器械下将异物取出,若合并感染,需予以抗炎治疗。

  最后提醒,预防此类情况的发生,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习惯。在吃东西时,不要谈笑、哭闹,最好能细嚼慢咽。特别是家长应引导孩子,不要随意把玻璃珠、钱币等小东西放入口中玩耍;发现孩子口中含有纽扣、发卡、小珠球等小东西时,应设法让孩子吐出或取出,但不应强行夺取。(通讯员:张晨曦)

   专家介绍:王承华,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副主任医师,病区主任。1989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即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逾20年,对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断准确,并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地处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对咽喉肿瘤等疑难疾病的处理亦有独到之处。曾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