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音乐成为一种时尚时,不仅带给我们听觉的享受,而且也提升了自己生活的品位。不知何时,戴着耳朵听音乐的人越来越多,同时,播放音乐的电子产品也在不断升级,由MP3到音乐手机。但是,也带给长期带耳机听音乐的人一些困扰:耳朵不舒服。39健康网编辑特意咨询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田广永主任,田广永主任指出:长期听随身听(例如MP3),耳朵承受高音量,很有可能会导致听力受损。
美好的音乐背后暗藏疾病隐患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耳朵则是开启智慧的钥匙。耳聋会隔断一个人与外界的交流,并且由于失聪而导致语言及学习障碍,进而导致智力下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者2.9亿,我国患有耳聋、耳鸣、听力障碍的人数已达2780万。据了解,近年来,因听力损伤就诊的患者已占专科门诊量的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田广永主任介绍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选择自我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一些追求时尚的年轻人,MP3、MP4等播放器不离身,耳机一直塞在耳朵里,为了享受震撼的音乐效果,音量放到很大很大,日久天长,会对听力造成严重的的损害,极易导致神经性耳聋,到了老年双耳听力会严重退化。然而,当人们还沉浸在MP3所带来的悦耳的音乐中时,它本身潜在的危害也逐渐暴露出来。
因听音乐中学生患听力障碍的人数不断增加
十五岁的萧磊酷爱流行音乐,平时MP3不离身。走路、吃饭、甚至连做作业、睡觉都戴着耳机。他感觉这样很惬意、很酷,在完美的立体声及重低音的节奏中,陶醉在美妙的音乐里,不用再听外面的纷乱嘈杂的声音,暂时忘却了读书的枯燥。
直到有一天他感觉听力下降,上课时总听不清楚老师讲的内容,这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看着医生下的噪声导致的“神经性耳聋”诊断结果,萧磊追悔莫及。原来他长期佩带耳机大音量地听MP3就是致病的直接原因。
一项调查发现,逾四千名受访中学生中,有一成五出现轻度听力障碍。有专家指出,现时二、三十岁年轻人听力提早退化,较五十年前同年纪的年轻人,听力相差近十个分贝,戴助听器人士将有年轻化趋势。
目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已经接诊了多例因MP3造成听力损伤的患者。用耳机长时间听MP3,会对听觉神经的末梢产生刺激,引起听觉神经异常兴奋,容易损伤内耳娇嫩的听觉细胞;此外,当耳机接近鼓膜,能将声音信号提高9分贝左右,长久下去会对鼓膜造成伤害。
位于内耳的毛细胞负责传导声波,震坏一个就会少一个,不会再重新再生,如果毛细胞数量持续下降,就会对听觉造成不易察觉的慢性伤害,最为严重的将导致永久性失聪。过度使用MP3、手机耳塞等已成为导致年轻人听力受损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专家指导:喜欢戴耳机听音乐者如何预防耳聋
为预防耳聋, 田广永主任提醒大家,切莫不可过多地长时间听MP3。临床研究已经证明,过多使用耳机即使不导致耳聋,也会引起听力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平时听MP3时最好戴罩式耳机,这样能屏蔽掉较多的外界噪音,并应避免音量过大引起听力损伤。另外,保护耳朵也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最好能坚持“60、30”原则,即音量不要超过耳机总音量的60%,每次时间不超过30分钟;尽量把音量调低,听一段时间后把耳机取下,轻轻揉一揉,放松一下。当双耳发出“嗡嗡”不适声音时,表明听力神经已受伤,要尽快就医。
在持续劳累后,要保护耳朵不受外界嘈杂环境的音响刺激。由于突发性耳鸣、耳聋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增加内耳细胞的血流量,提高氧摄取,但通常效果并不十分明显。针灸可以帮助疏通经络、改善内耳功能,但对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有差异。
已有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田广永主任认为,最好的预防方法是警惕突发性耳聋的先兆,当连续熬夜或身心疲惫、精神紧张的时候,如出现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专科就诊。由于20至40岁是突发性耳聋的高发年龄,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临床观察发现,14岁以下的耳聋患者的病情极易波动,在此阶段及时治疗最为理想。
对耳聋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要查找病因进行彻底治疗,最大限度地恢复听力。
推荐阅读:
宝宝说话晚并不是“贵人语迟”
职场压力大易患突发性耳聋
爱耳小贴士:11招教您防耳病
告别耳鸣选择中药有诀窃
(责任编辑:单文贤 通讯员:邓爱文 荣华)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