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打鼾明显,伴呼吸暂停或憋醒,晨起头痛,日间嗜睡、疲劳、记忆力下降等,这就是俗称的“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睡眠呼吸疾病。由于长期、慢性的夜间间歇性缺氧,可造成诸多重要器官长期慢性损伤,并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等重要疾病,甚至猝死,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寿命。
临床有多种手术方式可以治疗“鼾症”,如各式传统及改良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舌根部分切除术、颏舌肌前移舌骨悬吊术等。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射频治疗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双极射频所产生的能量,使目标组织中的细胞以分子为单位逐渐解体。由于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40℃ ~70℃)进行操作,对周边组织的热损伤被降至最小程度且同时具有止血作用。其治疗用的一次性电极,不仅有打孔的针式电极,也有切割式电极。
与传统手术创伤较大相比,射频治疗优势明显。它能减少黏膜损伤,准确作用于需要减容的部位,因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并可避免重要结构的损伤。许多重度“鼾症”患者常伴有舌根肥厚,以往多采用舌体部分切除手术,该手术容易导致术后出血、局部水肿,甚至术后窒息等并发症。而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术中出血少,组织创伤小,对于复发的患者重新进行射频消融治疗依然有效,大大减少患者对手术风险及疗效的担心。当然,低温等离子射频减容技术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鼾症”患者,患者同样需要做详尽的术前评估,还要重视治疗前后的辅助治疗,方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常见“鼾症”诊治5误区
误区一
没有很好地进行术前评估,盲目手术
患者睡眠中打鼾可以由于呼吸道阻塞所致,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如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这就要求患者首先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通过眼动电图、肌电图、脑电图、心电图、指脉氧、胸腹运动等综合评估,判断患者是否属于呼吸道阻塞引起的“鼾症”及其严重程度。上海六院治疗“鼾症”有严格的诊疗常规,重度患者术前都要进行全面检查,如上气道CT、X线头影测量、电子喉镜等,明确阻塞部位及引起阻塞的病变性质;适合手术者,术前还要进行正压通气治疗,以改善患者缺氧状态,保证手术安全。
误区二
迷信新技术
不要认为射频技术可以包治百病,事实上新技术有其一定的适应证,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低温等离子射频是较好的治疗技术,但医生的良好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次手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鼾症”往往是鼻、鼻咽、口咽及下咽舌根多层面狭窄引起的。多层面的阻塞常常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序贯治疗计划,安全、分步、有效地解决上气道阻塞,从而获得良好的疗效。
误区四
忽视“鼾症”诊治的多学科处置
由于“鼾症”患者上气道阻塞发生于鼻、鼻咽、口咽及下咽舌根多个层面,由颌面部骨骼或软组织病变所致,因此,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在治疗中的主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又因为“鼾症”常伴有心脏病、高血压、肺心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并且这些疾病与“鼾症”常常构成恶性循环,呼吸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等综合治疗必不可少。因此,“鼾症”的规范诊治需要“多学科处置”,即以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呼吸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等多个临床学科组成医疗团队,协同发挥作用。
误区五
重视手术治疗,忽视辅助治疗
患者常常认为手术做完一切就都好了,其实,手术结束仅仅是治疗的第一步。为了增强、维持和保证治疗的效果,患者应合理饮食、减重,提高睡眠卫生,避免镇静剂和酒类的使用,增加运动和戒烟,睡眠时减少仰卧位式或改变头位。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可大大增加治疗成功的可能性。
(实习编辑:潘信凝)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