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5年在华上市32个新药和新适应症”目标后,诺华制药(中国)在过去一年创新产品上市收获颇丰,中国也以其出色业绩表现成功晋级为诺华制药全球最重要的两大市场之一。随着诺华在中国的创新落地持续加速,中国市场的潜力也在加倍释放,成为诺华全球增长的核心引擎。
过去一年,创新药在中国经历了机遇与挑战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时刻。
自2018年开始的国家带量采购到2020年已经进入到第三批次,成熟药进行了激烈的“量价博弈”,而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的出台将一批高价低效或无效药从国家医保目录中清退出局,这些都为创新药腾挪出了更大的医保资金空间及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2019年最新一轮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明显。新一轮国家医保准入谈判确定了119个新增拟谈判药品,最终有70个新药谈判成功。据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介绍,2019年新增谈判药品数量和谈判药品总量均创历史新高。新增药品绝大多数都是近年来上市的新药,其中很多是2018年新上市的。这些新上市的药品被迅速纳入目录,释放出支持创新的明确信号。
随着“新冠”疫情对中国的冲击逐渐减弱,各家外资药企都投入到业务恢复增长的新战役之中,诺华制药作为创新排头兵,在其中感受到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明显。
时隔近一年,E药经理人再度采访了诺华制药(中国)总裁张颖女士,她复盘了过去一年诺华制药在中国市场的创新蓝图落地情况,中国市场在诺华制药全球体系中的重要提升,以及“新冠”疫情后创新转型的不变初心和灵活策略。
诺华制药(中国)总裁张颖
中国市场两位数以上增长,重要性比肩美国
翻看诺华2019年年报,诺华全球总体完成了474亿美元的营收,在全球实现了9%的增长,中国市场表现首度被单独提及。在上周刚刚发布的诺华2020上半年财报显示,尽管遭遇“新冠”疫情,诺华全球销售额实现6%的增长。而其中,诺华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高达20%,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增长引擎。
“诺华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能够脱颖而出,新上市的多款创新药也是功不可没。”张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可善挺是诺华全球销售额第一的创新药,2020年第二季度的增长为12%,达9.44亿美元。该产品于2019年5月在中国上市,上市首年已惠及近万名患者,表现不俗。
心衰产品诺欣妥是诺华业绩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增长高达40%。诺欣妥于2017年在中国获批上市,根据IMS数据显示,诺欣妥上市后即成为中国业绩攀升最快的普药产品。
在强劲的业绩增长表现和预期推动下,中国市场在诺华制药全球体系中的地位提升明显,重要性已经比肩美国市场。张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在2019年底被诺华制药全球提升为战略市场,直接向总部汇报,中国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两大市场之一。
“应该说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诺华总部对于中国的信心和期望都非常高。”张颖说道。
“中国新”赶超“全球新”
诺华总部之所以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和期望,除了中国市场强劲的业绩增长,更在于创新在中国市场落地的速度。1年前,张颖在接受E药经理人专访时表示,诺华制药未来5年将在华上市32个新药和新适应症。时隔一年,尽管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冲击,但这一创新目标已经在稳步推进中。
“过去1年,我们上市了3个新产品和4项新适应症。未来5年,我们还有约30个新药和新适应症将惠及患者,横跨心血管、眼科、中枢神经、免疫、呼吸五大疾病领域。”张颖说道。
落地创新过程中,诺华制药(中国)也在力争同步甚至赶超全球创新的速度。过去1年时间,诺华制药在多发性硬化领域的两款创新药--捷灵亚和万立能在中国接连获批,迅速填补了中国患者用药需求上的空白。
“捷灵亚被纳入了国家第一批临床急需药品名单,因此在递交申请之后三个月便获批上市,创下了诺华制药在中国最快的上市速度,这也得益于国家药监局的支持。第二款万立能,中国参与了全球同步的Ⅲ期临床试验,并同时递交申请,成为了该药品全球第5个获批的市场。”张颖说到。
创新药上市之外,诺华制药(中国)也在新适应症上市上力争赶超诺华全球速度。银屑病创新药可善挺在上市1年之后,于2020年第二季度初在中国获批第二项适应症强直性脊柱炎;而心衰产品诺欣妥的新适应症申报更是先于全球进行。“今年4月底,即使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国家药监局仍然积极地在线上开展工作,让我们顺利递交了申请,中国也成为诺欣妥全球第一个递交高血压申请的国家。”张颖说到。
张颖补充道,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第一杀手,5例死亡里面约有2例是心血管疾病引起的,中国心血管病患者大概有2.9亿人。23%的中国人都患有高血压,中国患者血压控制率非常低,大概只有16.7%左右,这导致中国的心血管拐点事件仍未发生,中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在上升。
“我们希望中国能够成为诺欣妥全球首个获批高血压适应症的国家,我们对中国创新速度有信心。“张颖说到。
而在内外积极因素推动下,诺华制药对自身创新研发目标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我们研发创新的目标首先是实现同步全球。为此,我们将新药上市准备工作进一步提前,并在今年扩招了新产品团队,以促进跨部门、跨地域合作,同时保持与外部客户的沟通,以获取最新的市场洞察。”张颖说到。
下沉市场,落实创新可及性
过去1年多时间,对于创新药最大的利好因素便是新一轮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对于创新药的支持。2019年新一轮国家医保目录调整,诺华共有11个产品成功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诺华也因此成为新一轮国家医保目录调整收获最多的外资药企之一。
产品进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后,准入落地成为了新考验。“2019年医保国家谈判结束之后,国家迅速部署了省市落地工作,多部委发文督促各省能够尽快执行。我们整个团队都感受到了医保落地的新速度。”张颖说到。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医保落地的速度,我听说今年元旦凌晨,0时刚过,就有医生在北京为患者开出了第一盒可以通过医保报销的诺欣妥,患者的支付能力大大提升。在医保助力下,我们的优质产品一定会惠及更多中国患者。”张颖补充说到。
此外,诺华制药也在为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提前做准备。张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诺华在2019年通过谈判有7个新品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而今年诺华制药(中国)有2个产品正在积极准备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一个是皮肤及风湿免疫领域的创新药物可善挺,一个是多发性硬化治疗药物捷灵亚。
除借力医保准入红利,诺华制药也正在下沉市场提升创新药可及性,而基层市场已经成为跨国药企增长最有活力的区域。IQVIA样本医院数据显示,跨国药企2018年在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增长率分别高达10.9%、11.9%、8.8%;2019年数字进一步提高,在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增长率分别高达13.8%、15.5%、22.3%。
“诺华制药在下沉市场上优势明显,我们产品线覆盖很广,能够满足多种需求。我们的团队不仅在大城市大医院布局,同时也针对存在巨大健康需求的三四线城市中心医院、关键省市的社区医院、潜力较大的县医院、以及零售市场进行布局。我们希望在5个渠道实现全方位落地。”张颖说到。
借力线上红利,推进数字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政策进展突出,诺华制药也借此时机拓展线上渠道,扩大创新药线上可及性。
张颖在接受采访时说到:“数字化是诺华全球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无论是研发、生产、推广模式、内部管理方面都有很多心得。疫情的发生,让医药行业数字化进程加速了至少2-3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公立医院纷纷入局。未来还需要着力将线上问诊、处方、医保、购药、送药整个闭环的打通。对诺华制药来说,更重要的是利用这样的契机,打好线上、线下组合拳,做好医生沟通和患者疾病教育。”
据悉,诺华制药与腾讯合作推出的AI支持心衰病人慢病管理项目“护心小爱”也在疫情期间正式推出并在医院落地。
“我国公立医院医生非常忙,全科医生也相对缺乏,患者缺乏有效的疾病管理。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依从性是影响愈后和疗效的重要因素,需要对患者开展更精细化的管理。‘护心小爱’是AI支持的心衰病人慢病管理的项目,依托微信小程序,能够同时对接医生、患者和护士端口提供智能服务,如监测病人睡眠、血压等数据,根据患者的问题提供回答,预警病人风险并提醒及时就诊等。这是我们在数字化上一项重要尝试,希望将来和更多的学协会、医院、以及各机构等携手,利用数字化手段帮助医生、医院更好地管理患者。”张颖说到。
诺华的变与不变
采访最后,当记者问及张颖执掌诺华制药中国三年的感想,她用“变”和“不变”来总结:
“‘变化’可能是整个医药行业近几年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从注册、审批、到医保准入等一系列政策调整都加速行业向创新型市场转变,诺华也在适时地调整策略,赶上‘中国速度’。而不变的是我们对患者的承诺和对社会的责任,我们会持续加速创新产品引进,与学协会、医疗机构等携手提高诊疗标准,以及用数字化等多渠道来加强患者的疾病管理和愈后。”
当谈及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时,张颖以女性领导者特有的细腻和感性描绘了一幅未来充满信心的场景:“我对未来非常看好。新冠病毒尽管在一定时期内仍将会给我们带来影响,但无数的科学家、医务工作者在日以继夜地研发疫苗和药物,每一位医药行业的从业者竭力帮助各个疾病领域的患者,而我们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保持正常工作和生活。每一份力量汇聚起来,就像远方的凤凰飞来,带来了新生和希望。我相信中国医药行业的欣欣向荣,而诺华制药也会在这片沃土上持续发展,把健康带给更多等待中的患者。”
文章来源于:E药经理人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