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在全球愈演愈烈,世卫组织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3月31日18时(北京时间4月1日0时),全球新冠肺炎确诊754948例,死亡36571例,目前全球已有20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病例,中国以外超过67万例。
与此同时,疫苗研发也进入生死时速。全球范围内来看,各个疫苗、制药公司也已快速行动起来了。
疫苗是解决疾病的最根本的东西,不能靠集体免疫解决问题在3月1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第46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上,钟南山表示,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到了如何对新冠病毒进行防控,高传染性疾病都有指数级的暴发期,新冠病毒的平均传播系数接近3,是非常高的。
病毒大暴发带来了很多问题,包括病房、医护人员的缺口等等。我们学到了联防联控,从源头预防,这是最古老但有效的方法。往后很重要的是,不能靠所谓的“集体免疫”解决问题,冠状病毒并非一次感染终生免疫,现在还没有这种证据。下一步是要生产出有效的疫苗,疫苗是解决疾病最根本的东西,而我们出生要接种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等疫苗。脊髓灰质炎有25%的死亡率,但疫苗解决了问题。
新冠状病毒疫苗研发最少需要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3月27日表示,新冠肺炎疫苗研制至少还需要12至18个月,所有个人和国家不要使用未经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即使是特事特办,疫苗也要经过三期的临床试验。按最短时间算,临床一期不少于20天的时间。
对于临床二期来说,测试临床疫苗接种的程序和手续,大概需要200-300人,招募完成最短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临床三期实验是评估疫苗的有效性。如果病人发病率比较高的话,需要的样本量少一些,最短也得要三到五个月不等。
也就是说,如果完成三期临床试验,最后得出结论——疫苗有效,最短也需要六个月的时间。
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有五个方向,预计今年9月使用
中国在疫苗方面,有五个方向正在进行研究:
一是全病毒疫苗。这是常用的。2009年H1N1的疫苗就是全病毒疫苗,五个多月就完成了;二是核酸疫苗。美国在3月16日,已经开始初步在人身上做安全试验,中国这方面也发展很快,药理学、有效性、安全性、动物实验都过了,不会太长时间也会开始第一期临床试验;三是腺病毒做载体的疫苗。四是基因工程方面的蛋白疫苗。五是流感作为载体的疫苗。
钟南山表示,这五种疫苗,中国都发展非常快,不会比美国差多少,这方面抓得很紧。这种急性传染病,最终形成群体免疫是要靠疫苗的,才能保证绝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美国据说九月份就可以用在人身上,中国也在赛跑,我估计前后不会差太多。
108人,已接种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
军志院士曾介绍,目前,我国5大技术方向疫苗总体进展顺利,第一批确定的9项任务都已完成动物研究大部分工作。大部分研发团队4月份都能完成临床前研究,并逐步启动临床试验。
据报道,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正式开始人体注射实验,中国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已被注射进人体,仅限武汉地区常住居民,武昌、洪山、东湖风景区户籍居民优先,年龄18-60周岁,志愿者有3组,会被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三组,每组36人,注射后将集中隔离观察14天。
第一批志愿者参加的试验,叫做重组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临床试验。试验的目的,就是测试和评价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种疫苗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以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为载体,可表达新型冠状病毒S抗原。
接种后半年内,医学团队会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多次随访,看其是否有不良反应,以及体内是否产生抗S蛋白特异性抗体。
一般来说,疫苗在上市前后需要经过四期临床试验,Ⅰ期临床仅仅是一个开始。一般情况下,在疫苗Ⅲ期临床获批上市后,还会进行Ⅳ期临床试验,来综合评价疫苗应用于大规模人群的实际有效性和安全性。
4名接种新冠疫苗的志愿者结束隔离观察,“身体一切正常”
3月31日,首批于3月16日晚接种重组新冠疫苗的4名志愿者结束隔离观察,回到家中,做完一系列检查后返回家中,开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离开武汉特勤疗养中心前,4名志愿者按照计划再次进行了采血。
已经结束隔离观察的志愿者靳官萍于3月24日,也就是接种疫苗后的第7天进行了一次采血。3月31日上午,即接种疫苗后的第14天,她又进行了一次采血。集中隔离期间,她的身体状况一切正常。
于3月19日接种疫苗的志愿者向亚飞仍在武汉特勤疗养中心集中隔离观察。他说:“注射疫苗的头三天,每天晚上我的体温都在37.6℃左右,有些低烧。医护人员说这是正常现象,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在与疫苗‘斗争’。到了第四天晚上,低烧的症状就没有了。现在,我的身体一切正常。”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