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机体的一种反射性保护机制,有利于呼吸道排出异物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清洁和畅通。咳嗽最常见的原因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这种咳嗽有自限性;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咳嗽,不适当地镇咳会因抑制这种保护性反射而加重病情,故一般情况下,咳嗽不必用镇咳药。但剧烈或频繁的咳嗽不仅带来痛苦和体能消耗,也影响休息、睡眠和工作,且可引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诱发肺气肿,故在对因治疗的同时应适当使用镇咳药,以缓解症状。
镇咳药是作用于咳嗽反射弧的不同环节,抑制咳嗽反射的药物。
镇咳药的种类与区别
镇咳药一般根据其药理作用机制,可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和外周性镇咳药两大类。有些药物兼有中枢性和外周性两种抑制作用。
中枢性镇咳药是作用于延髓咳嗽中枢的一个或多个位点起到镇咳效果的药物;外周性镇咳药是与咳嗽反射弧上的咳嗽感受器、传人神经、传出神经及效应器部位受体结合产生镇咳效果的药物。
①中枢性镇咳药
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根据是否有成瘾性和麻醉作用,可分为依赖性(成瘾性)镇咳药和非依赖性(非成瘾性)镇咳药。依赖性镇咳药有吗啡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如可待因、福尔可定、羟蒂巴酚等,镇咳作用强而迅速,并有镇痛和镇静作用,还有较强的呼吸抑制作用。因其有成瘾性,仅在其他治疗无效时短暂使用。非依赖性镇咳药多为人工合成的镇咳药,如右美沙芬和喷托维林等,无镇痛和镇静作用,且在治疗剂量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也无成瘾性。
②外周性镇咳药
又称末梢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某一环节而起到镇咳作用,包括局部麻醉药和黏膜防护剂。如甘草硫浸膏、苯丙哌林等。
镇咳药的选用
①儿童
儿童一般应少用镇咳药,多痰、喘息或肺淤血患儿应禁用。少数剧烈咳嗽或伴有胸痛和高张性气胸的患儿,可给予镇咳药,但必须严格控制、谨慎应用。儿童必须禁用有成瘾性的中枢镇咳药,如可待因及含可待因的复方制剂。儿童使用镇咳药3-7d若效果不明显,应作进一步检查以免漏诊、误诊。
注:英国胸科学会指南指出,阿片类镇咳药可待因疗效并不优于右美沙芬,且不良反应更多,不推荐用于咳嗽治疗。
②孕妇
止咳药物一般不推荐妊娠妇女使用。孕期避免使用苯海拉明等。妊娠3个月内禁用右美沙芬,有资料表明可影响早期胎儿的发育。
③青光眼
喷托维林有轻度阿托品样作用,及第一代抗组胺药有一定程度的抗胆碱作用,可升高眼压,慎用或禁用于青光眼者。
④频繁、剧烈的干咳
一般来说,中枢性镇咳药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且作用较强,效果显著,适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频繁、剧烈的干咳。但,对于痰多者,可能会抑制咳嗽反射,使产生的大量痰液进入呼吸道而不能排出,引起呼吸道阻塞、感染等严重后果。
⑤刺激性干咳或阵咳
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刺激性干咳或阵咳,常选用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或兼性镇咳药如喷托维林等。
⑥轻度咳嗽
外周性镇咳药因作用缓和,一般用于较为轻度的咳嗽。
参考资料:
[1] 朱依谆等.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74-375
[2] 钱之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213,477-479
[3] 童荣生等.药物比较与临床合理选择-呼吸科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17-220
[4] 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3年)[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9):680-685
[5] 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4):330-333
[6] 儿童呼吸安全用药专家共识:感冒和退热用药[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42-445
[7] 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的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1):1-4
[8]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5):335-336
[9] 口服H1抗组胺药治疗变应性鼻炎2018广州共识[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8,18(3):149-156
[10] 抗组胺H1受体药在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3):161-168
[11]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6):393-395
[12] 儿童咳嗽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0年2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6):439-443
[13]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187-189
[14]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含可待因感冒药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63号)
[15] FDA Drug SafetyCommunication: FDA requires labeling changes for prescription opioid cough andcold medicines to limit their use to adults 18 years and older.2018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