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 > 其他疾病用药

人参及其制剂致172 例不良反应/事件--患者情况

2017-02-27 09:55:12化工化学出版社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人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生长于北纬33 ~ 48度之间、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下。人参通常3年开花,5 ~ 6年结果,花期5 ~ 6月,果期6 ~ 9月。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人参饮片炮制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粉碎、捣碎。人参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可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疾病。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建议用量为3 ~ 9克,另煎兑服;也可研粉吞服,一次2克,一日2次,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1]。

  1981年1篇译文,综述了133例国外长期服用或使用人参制品(胶囊、片剂、卷烟、糖果、化妆品等)而引发的人参滥用综合征(GAS)[2]。检索1950年至2015年3月关于人参(红参)不良反应/ 事件文献报道,共得到文献29[3-31] 篇,报告病例172例。详见表28-1。

  表28-1 病例文献统计

  发表时间文献数量病例数发表时间文献数量病例数

  1974 1 3 1995 1 1

  1983 1 1 1996 1 2

  1984 1 1 1998 1 2

  1987 1 1 1999 1 36

  1988 3 63 2000 1 2

  1989 1 2 2003 1 1

  1990 2 5 2005 1 2

  1992 2 30 2009 1 4

  1993 2 10 2011 1 1

  1994 2 5


  一、患者情况

  17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58例,性别不详患者36例。患者年龄最小出生不到24小时,最大76岁。剔除年龄不具体27例(不详2例,50岁以上25例)。详见表28-2。可明显发现人参所致不良反应/事件的患者人群年龄呈两极分化:13岁以下78例,50岁以上38例。

  表28-2 患者情况统计

  患者年龄病例数患者年龄病例数

  ≤ 1 岁[7,8,12] 14 40 ~ 49 岁14

  1 ~ 13 岁[5-8] 64 50 ~ 59 岁6

  15 ~ 18 岁[4] 30 60-69 岁4

  21 ~ 29 岁[5,19,22] 4 70 岁以上3

  30 ~ 39 岁6 不详27

  本文摘自化工化学出版社出版,戴德银、黄茂涛、张德云主编的《常见病用药及诊断》。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