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 > 外科用药

毒瘾、药物中毒 急救与用药--苯二氮类药物中毒

2016-11-23 14:32:43化工化学出版社

  苯二氮类药物又称弱安定药,为抗焦虑药,同时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抗震颤以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代表药物有夸西泮(四氟硫安定)、阿普唑仑、卤沙唑仑、溴替唑仑、咪哒唑仑(速眠安)、地西泮、硝西泮、替马西泮、氟硝西泮、三唑仑(三唑氨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氯氮 (利眠宁)等。本类药物可稳定情绪,减轻焦虑及紧张状态,改善睡眠,并可松弛肌肉,副作用较少,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比值非常高,以氯氮为例,成人口服治疗剂量为5~50mg,最小致死量约2g。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有长期服用或一次大剂量服用(误服)药物史,毒性作用和中毒表现与氯丙嗪相似,如眩晕、头昏、多语、共济失调、语言不清、昏睡、精神错乱、昏迷等。此外,还有胃灼烧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刺激症状。严重者(一次大剂量服用或静脉注射过快),可造成呼吸抑制,导致呼吸暂停。年老体弱者易有晕厥。口服中毒后除有上述表现外,可有血压降低及呼吸抑制。长期应用本类药物可有食欲和体重增加,久用可成瘾。大剂量持续服用数月,易产生依赖性。突然停药可出现抑郁、精神激动、失眠以及癫痫发作。某些药物(如氯氮)偶致胆汁淤积性黄疸、血管脆性;地西泮偶致粒细胞减少等。

  【防治措施与用药】

  1. 口服中毒者立即用微温清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洗胃,然后用硫酸钠导泻(忌用硫酸镁)。

  2. 特异性解毒药氟马西尼[保甲],为苯二氮受体拮抗药,能快速逆转昏迷。静脉注射首剂0.1~0.2mg,需要时于30min后可重复给药;或静脉滴注0.2~1mg/h,总量小于3mg。妊娠头3个月的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慎用。

  3. 对症治疗,予输液、利尿;昏迷者可用贝美格等药,但量不宜过大,以免发生抽搐,加重脑缺氧;烦躁不安及惊厥者不宜用巴比妥类药物,以免加重抑制。

  本文摘自化工化学出版社出版,戴德银、黄茂涛、张德云主编的《常见病用药及诊断》。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