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火爆时代,移动医疗成了众人追捧的香饽饽。但跟曾经轰轰烈烈的医药电商一样,移动医疗之火同样没有持续多久。这场烧钱大战战事未半,不少移动医疗已经撤场,尚不明确的盈利模式,让移动医疗少了以往的投资热情,甚至有遭遇严冬的迹象。
近日,一篇5个多月前的旧文《论春雨医生的倒掉》被翻炒得火热,更凸显了移动医疗发展的窘境。且不论此举背后是否具有利益关系,单从文章火速传开这一点,可见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匮乏不是危言耸听。移动医疗是否已经踏入寒冬?
他们遇到了同一座“围城”
在移动医疗降温的同时,曾经从体制内火到体制外的医生集团也面临着困惑。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却想出来。
此话用来形容当前移动医疗与医生的现状并不为过。医院这座城墙,成为了两者都想打破的壁垒。
事实上,尽管移动医疗涉及了医疗活动的多个环节,但从实质来看,移动医疗终究仅仅在医院的院墙之外晃荡。挂号、候诊、买药以及支付都没有触及医疗活动的核心——医疗诊断,进“城”之路依旧遥不可及。
因此,移动医疗频频遭遇冷水也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来看,移动医疗的冷体质在于四个方面:移动医疗的泡沫较大,医患“轻问诊”和慢病管理都未能带来实际价值;加之,尚未明确的盈利方式以及模糊的支付方让投资者望而却步;未能触及医疗活动是当前的核心问题之一。
与移动医疗相似,离开体制的医生同样面临着医生流不动的困扰。当前我国医生的流动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信任流动以及用户流动。
首先,患者信任医院,是因为整个评价体系建立在医院之下,如果离开体制的医生想要要带走患者,必须提供一个新的评价体系。脱离了公立三甲医院的体制,还没有形成口碑的医生们难以带走患者,会失去依托在医院的患者资源。
其次,相关的医用数据以及电子病历都是医生流动面临的重要障碍。如果医疗数据不能跟着病人走,全部在医院,就算医生流动起来,也无法掌握病人以往的检查结果。在资源无法实现共享的情况下,运营资源的缺失会给医生流动带来不便。
联手闯关 移动医疗能不能“动起来”
体制是座关卡,对移动医疗来说如此,对医生来说更是如此。两者的围城之困,或许可以通过双方主动合作得以解围。
医生集团与移动医疗的连接点在于互补性。目前移动医疗发展泡沫大,许多移动医疗夸大了自身的用户量,却始终难以切入医疗资源的核心;而医生集团恰好位于医疗资源的核心,有可能帮助移动医疗解决围城之碍。
从美国的医疗实践来看,移动医疗最大的用户就是中小型的医疗诊所,双方的合作有力地降低了医疗成本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使得医生能够专心工作。移动医疗是医疗去中心化的结果,反过来又会促进医疗的去中心化,及大量的自由职业医生或医生集团的出现。所谓医疗服务的去中心化,核心是个人的健康不再是个人与医疗机构之间的线状关系,而是网状结构,不再以医院为中心,而以病人为中心。
困于城内的医生们,如何通过移动医疗,实现在病人的周围自由流动?
互联网医疗平台与医生集团的核心目标都是医生资源,双方的切入点也都是为医生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借此节省患者和医生的匹配成本。
一方面,在所有移动医疗平台上,平台都会要求用户在就医之后对医生进行评价,有利于医生积累口碑,形成自身的品牌价值,解决口碑之困,带来有效的患者资源;同时,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积累客户,这也是部分医生集团获取用户的方式。做移动医疗解决方案的企业,都试图对医生形成粘性,让医生在医院内外都有自己的平台。各式各类的APP的出现为医生了解患者情况以及线下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持。
离开支付方的支持 一切将是缘木求鱼
尽管两者存在合作的连接点,不过在体制之外,互联网和医生难以跨越的依旧是支付方的问题。
村夫日记指出,基于医疗服务市场的互联网医疗只是支付方控费的工具和手段,既不能担当医改的大任,也不是医院的附庸。互联网医疗要发展,必须扭转现今的体制,让支付方发挥强监管的作用,从如今的医疗机构强势改为支付方强势。只有从支付的角度控制了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才能说迎来了春天。如果强制要求线上的轻模式去颠覆或改变线下的重服务,那只能说是缘木求鱼!
同样,对于医生集团来说,缺少医保支持,医生集团只能瞄准少数高端资费人群或者资费医院强调疾病,因为患者对公立医院的长期以来和对民营医疗的不信任,医生集团的患者圆不少还是来自公立医院分流,短期内还无法形成自我造血能力。医生工作室也成为了民众口中为富人服务的医疗机构,这并不利于医生的流动。
在这场医改攻坚战中,互联网+医疗以及走出体制外的医生集团是鲜明的自我救赎,两者是否能够迎来春天,不仅要摸清各自的运营模式以及盈利模式,更重要的是,在政策体制内寻求自我发展之路。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