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家区域龙头连锁的年中会上,2位店长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年中总结:一个业绩无法达标,另一个却持续超额达标。而从这2位店长的总结来看,最关键的问题正在于门店员工专业性不够。换言之,如何提高门店专业“技术工”的数量,是连锁需要好好思考的。
迥异的2份店长总结
6、7月,不少连锁药店都在举行年中工作总结,笔者有幸参加了某家区域龙头连锁的年中会,听到了2位店长的工作总结。
据了解,这2位店长被邀请代表做工作总结的原因截然不同:A店长持续半年没有完成业绩指标,B店长却可以持续半年超额完成业绩指标。
那么,2位店长是怎么总结工作的呢?
首先是A店长,在做完数据分析之后,他提到了竞争对手价格策略过于灵活,建议公司在门店价格策略方面应及时调整,以吸引顾客。
而B店长在介绍完基本经营数据分析后,则开始分享其业绩增长的经验,其中一条也与公司有关——他认为公司业绩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员工的知识更新太慢,建议公司在培训体系中多加入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培训。
事情真的如2位店长总结的那样吗?基于对2位店长观点的好奇,会后笔者走访了他们的门店。
A店长门店情况
A店长管理的药店位于高端社区旁,门店经营时间超过5年,面积为100平方米,商品SKU接近4000个,每月销售超过30万,员工编制6人,目前6人在该店均超过两年。
今年初,当地的竞争对手在该店周边不到100米的地方新开了一家药店。
经过观察,笔者发现,同样是销售滴眼液,A店长的门店员工有一个习惯动作,先给顾客推荐价格更高的滴眼液。而竞争对手的店员则是先花时间跟顾客聊天,并且除了推荐滴眼液,还会关联推荐护眼、护肝类产品。
显然,如果谈药学服务的话,A店长员工给顾客的印象是冷淡随意,而竞争对手的员工表现出来的是细致热情。
经过更进一步的细致观察,笔者还发现,该小区的人群无论在消费能力、消费观念还是社会地位上都属于较高层的人群,而这样的人群对商品品质的要求是远远大于对价格的要求。
B店长门店情况
B店长所管理的门店位于车站旁,面积约70多平方米,商品SKU接近3000个,每月平均任务20万,编制是4个员工,其中一个刚入职不到半年,门店的客流集中在上午和中午,下午基本没人。
该车站口大部分是流动的乡镇农民,所以该店的业绩挑战可想而知。
据了解,为了提高客单价和客流量,B店长想尽了各种办法,她发现门店员工综合技能相对薄弱,其中最迫切的问题是:缺乏系统化药学知识、缺乏整体营销及销售能力、缺乏职业素养、缺乏人文关怀、缺乏互联网信息化使用能力。
基于这些问题,B店长制定了部分解决方案,比如由于门店员工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对西药和中药学基本是两眼一抹黑,所以店长首先要求员工在下午人少的时候学习西药和中药知识,尤其是中医药学知识,每次交班会的时候她都会抽查学习情况,对抽查结果做点评和指正。
周例会的时候,B店长会先出几个题目给员工操练,其次就是针对下午制定有效营销方法和销售策略,比如免费送货上门,每个员工对几个特殊慢病人进行有效用药人文关怀,进行会员开发等来增加客群关系。对早上的高峰期,她也会进行营销设计,优化便利服务和优惠方式、陈列方式和推荐方式,通过当地各种社交渠道来传播门店每天的感人故事,并不断提升店员办事效率,就这样扎扎实实的累积,提高了客流和客单价,提高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际利益,使得员工的角色不断发生变化。
药店急需专业“技术工”
以上案例中A门店和B门店的员工存在的问题,在很多药店里也普遍存在。当下员工技能最紧迫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第二位店长所提出来的五点:缺乏系统化药学知识、缺乏整体营销及销售能力、缺乏职业素养、缺乏人文关怀、缺乏互联网信息化使用能力。
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依托公司搭建完善的学习培训体系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员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学以致用。
必须强调的是,现在顾客的消费意识日趋理性,消费权益和话语权日益觉醒,药店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扮演商品搬运工的角色,从长远发展来看,现在一线急需的是含金量高的专业“技术工”。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