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超市购买食品,能通过包装了解产地,国家能对原料的存储和流通进行追溯。药物作为特殊商品,更需要在流通环节严格管理。目前,西药在相关方面已经有了成熟的规范,但中药领域却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这不仅影响了药品质量,还阻碍了中医中药的发展。
比其他产品物流落后20年
通常说的中药,包括中药材和饮片、中成药等。未经加工和只经过粗加工的中药材具有农副土特产品的特征,例如葛根、板蓝根等。它们在种植过程中按农副产品的规范管理,只有加工成饮片和中成药后,才被纳入药品相关规范的管理范畴。但如果对中药材的源头把控不够严格,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就难以根治。
中药材来源广泛、成分复杂,保存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怕热药材应注意对温度的控制;易霉变的药材,应注意对湿度的控制;易挥发的药材,储存时应注意密闭……不同类型的药材,分别需要相应的仓储条件,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像摆放粮食一样简单堆积。但在目前,国内一些中药材的仓库设施和养护技术落后,规模小、散、乱,缺乏相应规范,仓储水平甚至还不如大米、棉花等农产品。业内普遍认为,和其他产品相比,中药材的物流水平落后20年以上。
在部分地区的中药材仓库,没有防虫、防火的基本条件,由于保存环境不到位,一些销售者通过硫磺熏蒸等方法延长药材保质期。硫磺在熏蒸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可能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大规模的违规硫磺熏蒸,还会影响药价。2013~2014年的金银花、浙贝等药材的硫磺熏蒸事件,就曾造成药价的大幅波动。一些不法商贩还利用硫磺熏蒸具有漂白、增艳的特性,把发霉变质的中药材用工业硫磺大量和反复熏蒸办法进行掩饰,达到卖假售劣的目的。如果使用工业硫磺,还会引起慢性中毒。
运输过程中,西药产品多具有包装,但中药材如果包装不到位,藿香等具有挥发性的药材药效会减弱;如果受潮、沾染虫卵,会污染药材;还有的运输车辆同时运送农药、化肥等化学品,可能将药材变成“毒药”。
物流水平差,药材的质量受到影响,可能出现虫蛀、霉变等,造成损失。这些因素最终可能抬高药材和成药的价格,同时影响大家对市场的信赖度和中药出口。
四大问题困扰发展
物流对中药发展的影响毋庸置疑,就目前来看,以下四大问题是困扰中药物流的主要原因。
缺乏标准。目前,针对西药的物流管理规范已经相当成熟,相关部门也会定期检查,但中药材在这方面欠缺相应的标准。由于中药材各自的特性不同,需要多方专家共同商讨,多个部门和协会一起监管,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准入门槛太低。目前,从事中药材的保存、销售的人员很多是种植者,缺乏相应知识。一些企业本身规模有限,也不能提供相应的保存和物流条件。建议对从业者建立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制度,并从流通量和流通品种数等方面对企业加以限制。
担心增加成本。事实上,很多中药材原产地政府都十分重视仓储和物流,可以根据当地的药材特点建立药材物流基地。这样针对特定的品种,能降低成本。同时,当地政府一般会从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企业在初期可能有一定投入,流通基地成熟后,因为确保了质量,药材的成本和价格反而会降低。
规模小、散、乱。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自发形成了百余个药材市场,由于缺乏规范,一些市场成为了假劣药品的销售集散地。经过相关部门努力,全国先后取缔了116个非法药品集贸市场,1996年批准保留了目前的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安徽省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等5个市场已经实行企业化管理。
据统计,全国中药材流通交易总量的80%左右是在这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和一些药材产地的中小规模药材市场完成。很多市场基本是原始落后的农贸集市交易市场,没有统一的建设和管理标准,缺乏准入标准和监管制度。建立药材物流的标准体系,国家再根据此监管,有利于将分散的药材交易变得集中。可以在药材生产大省市建立运输要塞,将某个区域的药材流通集中在几个点上。这样不仅便于市场规模化,还便于监管和调整。这样就将“建立仓库”转变为“让仓库符合国家标准”,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规范仓储最重要
在中药材流通中,仓储无疑是最重要的环节。它既控制着入仓药材质量的第一关,也决定了出仓药品的品质。相比国内缺乏相应规范,导致仓储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国外企业已经抢占了中药仓储的先机。
日本津村制药是全球最大的汉方药生产企业,年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日元。其产品不仅在日本销售,还已经踏入了中国市场。津村生产的中药饮片在农药残留、微生物、重金属含量等16大类上都有标准。津村制药在广州已经建立了多个中药材仓储基地,对药材的源头进行控制,对温度、湿度,人员进出的管理也很严格。此外,还有其他国外汉方药企业在我国建立中药材仓储中心。
事实上,国家已经开始注意到中药仓储的重要性。5月8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中药植物药博览会期间,中国仓储协会中药材仓储分会正式宣告成立,为中药材现代物流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6月1日起,《药品物流设施与设备技术要求》等4项药品流通行业标准正式实施;8月20日,商务部在北京召开2014年全国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商务部、财政部大力推动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让中药材也能“来源可追溯”。
中药材仓储管理系统的建立,将倒逼中药材流通规范化,改变中药产业链的现有格局,企业应及时关注,早做准备。在国内,九州通等企业已经开始建立中药材规范化仓储,受到广泛欢迎,甚至供不应求;中国医保健康产业集团等在天津建立了规范的中药材仓库;还有药企将出口前的中药存放在条件较高的仓库中。目前,国内相关的存储的技术已经很成熟,如日本就曾派人过来学习我国的烟叶存储技术,但中药材存储需要有规范加以支持,并纳入政府管理。
现代化是中药流通的出路
在规范了仓储和规模化的基础上,推动中药流通现代化是公认的出路。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已经从多个角度入手。
仓储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时代,仓库的管理越来越多地运用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中药材也应当根据不同种类,通过信息技术管理存储条件。从目前的技术和设备水平来看,建设现代化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并不难实现。语音拣选系统、电子标签拣选小车等技术也已经被某些企业采用。
管理手段现代化。目前,我国《药品流通质量管理规范》(GSP)对药企提出了明确的物流能力要求,药企应当引入新理念,在保证管理效果的前提下通过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缓解药材的物流压力。同时,还可学习西药企业的管理手段,因地制宜用在中药材的管理上。
检验和规范现代化。药材的流通过程中应当对质量进行全程掌控,可采用现代化的检验手段和流通追溯体系,从源头组织伪劣药材流入市场。
相关法规现代化。我国对于西药的规范比较完备,但对于中药材的管理还有待加强。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结合目前的国情和全球药品市场的趋势,不应过分守旧。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