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基药招标市场上,中标价格低于成本价的情况并不少见,基药招标“唯低价论”隐患频出亦颇受争议。
成都天银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银制药)生产的护肝片在浙江省基药招标中因中标价格低于成本价,被国家食药监总局、四川食药监局监督检查发现其涉嫌违法违规生产,被收回药品GMP证书,并对相关药品实施召回。
昨日记者了解到,基药招标的“双信封”制为药企抢占市场实施低价策略提供了通道;公开资料显示,已启动新一轮基药招标的10多个省份中,唯低价论的特点仍在延续。
分析人士认为,“唯低价论”对药品安全会有一定威胁,同时不利于短缺药品的正常运行。要解决基药招标中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市场化,二是定价制。
中标价低于成本价频现
天银制药生产的护肝片,成本价在3元以上,不过在浙江省基药招标采购中,该药品中标价格仅为2.81元。该公司执行总经理杨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低于成本价中标是为了抢占浙江市场。
事实上,这在当前基药招标大环境下不足为奇。随着进入基药目录品种数量的不断增加、二、三级医院使用比例的上升,基药招标已成为药企的主战场。
“到2015年,基本药物在医药市场中的规模将达到3431亿元,不少药企为了抢占市场资源,在竞标时实施低价策略非常常见。”北大纵横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说。公开资料也显示,以2010年安徽省基药招标为例,便出现了多个基药品种中标价低于成本价。
四川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因天银制药低价中标,由此怀疑其药物存在投料不足的问题,于是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其涉嫌违法违规生产,药品存在安全隐患,责令其立即对2012年以来生产的所有批号护肝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召回,对其进行立案查处,并收回药品GMP证书。
事实上,前车之鉴的还有2011年蜀中制药复方丹参片因中标价不及原料价1/4陷入造假漩涡,也被收回中药GMP证书。
两个关键或成破解之道
“目前我们的基药招标实行”双信封“制,也就是经济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两大指标,国家要求是质量从优、价格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地方都沦为唯低价论,对药品安全形成一定威胁。”中国医药管理协会工作人员表示。
一名重庆医药公司高管表示,除了对药品安全形成冲击,“唯低价论”对当前廉价药消失的现象也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前,业界对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布后的新一轮基药招标颇为期待,希望各个省市对当前基药招标中的问题能有所解决。记者查询目前已公布的10多个省份版本后发现,低价论并未有本质改变。
于2月公布的《湖南省医疗机构集中采购公告》中,湖南便仍采用“双信封综合评审两轮竞价”的方式确定基药中标产品,“经济技术标的门槛并不高,并且很难形成统一评判标准,淘汰率较低,关键还是在于价格。”上述重庆药企高管表示。此外,陕西、吉林等省的招标方案同样对低价论有所体显。
“双信封制的出发点是很好的,招标本身是一个市场化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纳入真正的市场化,是有利于整个市场健康发展的。”上述医药管理协会人士表示。
在该名人士看来,重庆目前实行的药交所模式可以成为一个借鉴,“用市场之手解决市场本身的问题,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在大体方向上对其进行引导”。
也有分析人士建议,对基药实行统一定价制,包括少数基层必需但市场供应短缺的基药等进行定价定点生产,同时对竞标价格明显偏低的的药品进行评估,以避免恶性竞争。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