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发生在医药行业的重大新闻包括基本药物目录扩容、药企反行贿风暴、鼓励多元化办医院等,记者在梳理这些新闻的时候发现,这些事件无一不与降低药价相关。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核心,虽然目前只是在试点阶段,本期解读2013年医药业关键词——降价。
基本药物目录扩容
千呼万唤之后,新版基本药物目录终于在今年3月份揭开面纱,囊括的药物品种从此前的307种扩充为520种,这也成为今年上半年医药领域最受市场瞩目的事件。
基本药物是新医改提出的新概念。新医改规定,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此外,卫生部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还首次明确二三级医院中使用基本药物的比例,其中二级医院销售额争取达到40%~50%;三级医院基本药物达到25%~30%。这意味着,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后,企业可以迅速完成全国各级医疗市场的覆盖。
基本药物目录扩容后,中成药成为一大赢家。记者了解到,在2009版的基药目录中,中成药共有102个品种,而在新版基药目录中,中成药品种增加了101个,扩容近1倍。中药基药中的占比增大,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价格相对便宜。
此次基药目录的另一大看点是众多独家品种以及抗癌、血液系统等药品大量纳入。在2009年版的基药目录中,独家品种26个,基本集中在中药领域。而在2012版基药目录中,新增中药独家品种多达44个。
价格便宜是基本药物的重要特征,但在此前的招标体系中,独家品种、外资药由于单独竞标,他们往往能够以较好的价格中标,凭价高在相应市场占据较大的份额。
将独家品种和外资品种也纳入基药目录中,显见国家降低药价的用心。但是,企业会按预期降价吗?
此前有独家品种进入2009年版基本药物目录的企业对记者表示,虽然进入基药目录,但是他们并未在基层医疗市场大展手脚,价格是最主要的原因。
对于外资药企来说,此前默沙东的舒降之被列入首批基本药物目录,但由于利润太低,默沙东已经将此款药物交予和先声药业的合资公司打理。由于降价幅度太大,罗氏等外资药企放弃了今年陕西省基本药物招标。目前,中国药品主要市场仍集中在二三级医院,基层医疗占比不高,为了维持较好的价格,部分外资药企面临着放弃基层医疗市场的选择。
尽管中药在基药目录中扩容翻倍,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药目前的安全性却面临着信任危机。
今年初,由于发现其中含有未标示的乌头类生物碱,我国香港卫生署、澳门卫生局发文禁售云南白药散剂等5个品种;4月,英国卫生部门发文称,华润三九的正天丸服用后可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在媒体曝光汉森制药的四磨汤口服液含一级致癌物槟榔后,5月,我国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医生统计称同仁堂名下有近150款中成药含有国外禁用成分,其中包括不少儿童用药。
一时间,中药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反对者称,中医作用机理不明,禁忌和不良反应不明,且含有成分已在国外禁用多年,对人体是否有害无临床研究证明。支持者则认为,中药有多年的使用历史,且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合理配伍让有毒的中成药成为治疗疾病的良方。双方各执一词,争论的背后则是现代医学理论与传统中医的冲击和碰撞。
今年下半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文称,含有有毒中药材的中成药必须修改说明书,并对有毒的中药材进行标识。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对中药含毒争论的回应,也意味着国家对中药监管将全面趋严。
药企掀反行贿风暴
今年爆发的葛兰素史克行贿事件称得上今年医药行业最受关注的热点事件。此后,又传出了优时比、赛诺菲、礼来等多家外资药企先后接受国家工商部门调查的消息。
葛兰素史克“行贿门”的逐渐升级无疑向外界发出一个信号:国家将进一步打击药品销售中的不法行为,降低药品价格中的运营成本,改变高价药难以降价的现状。
在中国药品市场,外资药长期占据主流,高价被认为是造就其市场霸主地位的重要原因。其中,原研药最受争议。所谓原研药是已经过了专利期的外资药,但是在国内依然享受特权,单独定价、单独招标,国内药企对此意见颇多。
葛兰素史克行贿事件让此前备受争议的原研药降价再次成为可能。国家卫计委召开专项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3年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要推动源头治本,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规范医药购销秩序,降低药品虚高价格。业内人士认为,期待医药行业集体降价的可能性不大,但原研药价格下降或是大概率事件。
而发改委对外资药企和部分上市公司的药品成本调查更是让这个惯例行为充满了别样意味。业内人士表示,发改委价格调研主要是考虑是否取消药品最高零售价格、采取药品支付指导价试点、是否维持原研药单独定价政策等内容。对原研药单独定价的改革思路则已经基本敲定,支付方式将学习德国模式,打压原研药。
外资药尤其是原研药将降价成为业界共识,记者了解到,部分省市也已经在招标中取消了原研药招标中的单独竞标资格。
但原研药的价格究竟能降多少?在行贿事件已经基本查实,美国也宣布调查葛兰素史克“行贿门”事情后,国内对葛兰素史克的罚单始终未见开出,又让这一前景充满了变数。
鼓励社会资本办医
目前,医院改革始终只是在部分城市部分试点,但到底如何改,怎么改,至今仍然没有最终结论。
中国医药市场是半市场化的市场。上游的生产和流通环节,早已走向市场化。但在药品消费环节,目前实行的是“医药不分家”的医疗制度,80%的药品销售在医院,这就形成了药品供应的垄断性。
此前的改革基本指向了制药企业,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招标降价。然而,企业要发展、要利润,降价后没多少利润空间的老药换个包装重新上市,药企屡屡将降价化为无形。
2010年12月,国务院转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的通知,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
今年发布的《民营医院蓝皮书》显示,截至2013年3月末,全国民营医院已经超过万所,占全国医院数量的四成,但诊疗人次和入出院人数仅达到全国医院的十分之一。
今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给行业打入了一剂强心针。
《意见》明确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要求各地清理取消不合理的规定,加快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也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尽管相关细则仍待落实,但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掀起了一股投资医院风。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独一味、康美药业、复星医药等A股上市公司扎推布局医院资产。在近日清科集团召开的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医疗服务尤获PE、VC们的青睐。维梧投资、景林投资等纷纷表态,医疗服务相关领域为其投资的重点。
医院运营商上市公司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作为首家在港上市的医院运营方,凤凰医疗的上市行动被分析人士认为是“恰逢时机”。而作为凤凰医疗的投资方,景林投资也获得了相当高的投资回报。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