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 > 药品快讯

急性抗偏头痛药物均可预防慢性偏头痛

2012-10-24 11:14:44EGMN

  欧洲头痛与偏头痛信托基金国际大会上报告的德国头痛联盟研究(GHCS)结果表明,发作性偏头痛患者服用任何急性抗偏头痛药物,无论是单一镇痛药、复方镇痛药还是曲坦类,均对慢性偏头痛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且单一镇痛药和曲坦类的预防效果似乎优于复方镇痛药。

  德国埃森大学神经病专家Zaza Katsarava博士报告的该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大规模前瞻性研究纳入1,601例阵发性偏头痛 (发作频率≤14天/月) 患者,预期随访2年,所有受试者均未服用任何预防性镇痛药物。其目的是了解服用急性抗偏头痛药物是否导致患者易于出现“偏头痛慢性化”,即由阵发性偏头痛发展为失能性更强和受累程度更重的慢性偏头痛(发作频率≥15天/月)。目前对于复方镇痛药物的这一作用是否更为明显存在争议。“我们的研究目的是了解常规使用这些药物是否与慢性偏头痛高风险有关,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无需提醒患者相关风险。”

  结果令人欣慰。在2年随访期间,6.2%的基线阵发性偏头痛患者发展为慢性偏头痛。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受教育程度以及基线偏头痛发作频率等因素后,与151例没有使用任何急性抗偏头痛药物的患者相比,使用单一镇痛药物、曲坦类和复方镇痛药物的患者发展为慢性偏头痛的风险分别降低61%、66%和40%。单一镇痛药物的保护作用明显大于复方镇痛药物,表现为其相对风险下降35%。

  有与会者认为,使用单一镇痛药物患者偏头痛严重程度可能小于需要服用复方镇痛药物的患者,前者慢性偏头痛风险较小的原因可能正是与其偏头痛严重程度较轻有关,而并不是因为服用单一药物。但Katsarava博士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从没有科学证据支持头痛强度是慢性头痛的风险因素。发作频率是最有价值的指标,药物控制的也正是发作频率。

  Katsarava博士还强调,已知偏头痛无效治疗药物的过度使用是头痛慢性化的重要原因,因此这项研究并非关注这一问题,而是重点分析急性偏头痛处方药物正常使用者及过度使用者。

  GHCS研究由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资助。Katsarava博士报告担任Allergan公司顾问以及Allergan、默克雪兰诺、拜耳先灵、Biogen和St. Jude Medical公司代言人并接受酬金。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