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病急乱买药,为了尽快恢复健康,再贵的药也舍得花钱买。专家指出,价格高低并不完全代表药物好坏,事实上,普通消费者也应该多学些药品知识,选择合适的药而不是昂贵的药。
名气大未必是好药
很多人用药只记商品名却忽视了通用名,因此购药时容易被“名气大”的药吸引。有些患者还习惯向医生点名要价格高的“好药”,认为价格便宜的药不治病;还有些患者参照广告到药店购买“好药”。
孙忠实教授指出,药品广告是企业推销产品的方式之一,但一些企业未经审批擅自发布广告,或虽经审批又篡改审批内容,不少广告严重误导患者。所以说,广告提供的药品信息有限,安全用药还是要看药品说明书或咨询执业药师、执业医师。专家还强调,用药不在多而在于准。治疗疾病的有效程度主要看是否对症用药及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并不取决于是否使用了贵重药、新药或进口药。不论国产药还是进口药,只要符合药品质量标准,都是有效的。
专家还指出,任何药都有两重性,即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因此有适应证和禁忌证。药物的好坏应从药物作用、效果、适应证及是否有毒副作用等方面去理解。凡是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能够“药到病除”的药就是好药。
要省钱不妨弃原研选仿制
对于一些久经考验而又常用的药物,消费者如果出于节省的目的,不妨选择仿制药而非原研药,如阿司匹林等。
孙忠实指出,质量好的仿制药在疗效上和原研药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价格比原研药要低得多。患者不要认为药物的名气越大就越好,产品越新越好,价格越贵越好,用药越多越好,进口药比国产药好。其实这些都是误区。事实上,只要不属国家淘汰的药,其疗效是确切的,也是比较安全的。就其安全性而言,新药未知的风险往往多于老药。
此外,药品价格并非决定药品质量关键。除病的关键是药品是否对症,只要对症,用便宜的药也管用。
勿以药店导购为指导
胡海提醒消费者,前往药店购药时要提防被换了“马甲”的药。首先消费者买药切忌不要轻信导购员对某些药品的极力推销,这种推销不乏有“只买贵的,不卖对的”之嫌疑。如需某种药品,不妨记住药品通用名,到药店后让工作人员将这类药品全部拿出来,自己仔细查看其上标注的成分、功能,如果都差不多的话,不妨选择价格相对低廉、厂家信誉相对较好的,这样就可以避免被披着“马甲”的药品蒙蔽。如果不记得药品信息,可以告诉店员自己的症状,让店员拿出一些不同的药品出来对比一下,这样也可以避免选错药品。
(责任编辑:宋智兴)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