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由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牵头发起的中国首部《青少年成人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诊疗指南》(下称:《指南》)在北京正式发布。该指南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疑难重症与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总负责、全国多家诊治中心多名专家共同编写,该指南的发布打破了青少年及成人SMA患者临床诊疗长期缺乏规范化指南的窘境。
《指南》的发布不仅将帮助青少年和成人SMA患者通过更精准、规范的诊疗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亦标志着中国专家集全球智慧,为在世界范围内尚处起步阶段的青少年和成人SMA规范诊疗开启新篇章,为建设中国特色罕见病诊疗和保障方案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强调多学科协同,成人SMA患者疾病管理与时俱进
SMA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表现为进行性的肌无力、肌萎缩,全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发病。作为一种致残、致死率都很高的疾病,它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近年来,得益于多学科管理、疾病修正治疗药物和医保政策等方面的提升,我国SMA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在整体上得到大幅改善。然而,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及成人患者因其病程长,患者状况错综复杂,因运动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身体残疾后,会相应出现骨骼、呼吸、吞咽及营养、心理等多系统的损害,针对这部分患者的精准诊疗和多学科管理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巨大的未尽之需。
为了更全面地惠及患者,此次《指南》在制定过程中成立了12个专家组,汇集全国神经、影像、心理医学、康复、骨科、麻醉、呼吸、内分泌、消化、营养、口腔、药剂等相关学科专家的临床经验与共识。
“I级推荐A级证据”,诺西那生长期治疗可持续改善患者各项功能
药物治疗作为青少年和成人SMA疾病管理中的关键一环,《指南》做出了详实客观的指导推荐。在全球已上市的三款SMA治疗药物中,诺西那生是本次《指南》中作为I级推荐、A级证据的治疗药物。根据目前的国际通行标准,I级推荐需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A级证据则需基于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或系统评价。
《指南》的主要作者,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戴毅教授解释:“诺西那生是一款反义寡核苷酸药物,通过鞘内注射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此前全球多个临床试验与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荟萃分析都证实了诺西那生治疗SM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我国近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看到了青少年及成人患者在接受诺西那生注射治疗后,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本次指南对治疗药物的推荐亦严格依据循证医学的标准及专家的共识。IA级推荐是对全球医学同行科研成果的认可,希望未来我国临床医生都能在规范的指导下为青少年和成人SMA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实现患者最大的治疗获益。“
作为世界上首款SMA疾病修正治疗药物,诺西那生迄今在全球范围已累积了14000余例真实治疗案例,全球开展的多项针对成人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证实,诺西那生治疗可帮助患者保留关键功能和自主性,通过运动功能、上肢功能和行走能力的改善,可能进一步参与日常活动。
德国一项以16-65岁SMA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多中心研究[1]显示,接受诺西那生治疗14个月后,患者HFMSE运动功能评分较基线平均提升了3.12分(自然病程中,SMA 2&3型患者HFMSE每年会降低0.5分3[2]),RULM上肢功能评分较基线平均提升1.09分(自然病程中, SMA2&3型患者RULM每年会降低0.41分[3])。这相当于此前无法自己将杯子送到嘴边的患者,经过治疗可以双手托着杯子送到嘴边;或者此前只能双手托起杯子的患者,经过治疗可以单手举杯喝水。6分钟步行试验评分(6MWT)较基线增加了46米,(而自然病程中,11-19岁的SMA2&3型患者6MWT则将每年减少20.8米[4])。
另一项包含30项真实世界研究的荟萃分析[5]研究同样显示出诺西那生可显著改善2型和3型SMA患者的运动功能。
诺西那生钠通过鞘内注射方式给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使用。拥有大量临床治疗经验的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崔旭蕾教授评价:“鞘内注射能确保药物直达SMA疾病起源部位,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如果静脉注射、口服药物是给树冠浇水,那鞘内注射就相当于给生命之树的树根浇水。患者定期去医院接受注射,第一年6次,后续每年仅需3次注射,无需根据年龄体重调整剂量,在时间周期上,保证了患者定期与医院多学科团队的沟通,便于医生及时了解跟进患者状态与病情进程。另外,鞘内注射是临床上常见且非常成熟的技术。”
在多学科管理及药物治疗之外,《指南》也在进一步对青少年和成人SMA临床分型、诊断鉴别、遗传咨询等多个维度上给出了详实的指导推荐。
作为一种罕见病,中国的SMA患者群体预估为2.3万人左右,其中青少年和成人患者约占80%以上。然而根据患者组织反馈,目前国内接受治疗的青少年及成人患者仅占总治疗人数的20%左右。联盟始终关心SMA患者的诊疗规范,致力于推动罕见病事业向前发展。相信此次《指南》的制定及推出,必将在推进国内罕见病疾病科普和诊疗规范的方向上再进一步。
[1]Hagenacker T, et al. Lancet Neurol. 2020 Apr;19(4): 317-325
[2].Wadman RI, et al. Eur J Neurol. 2018;25:512-518.
[3]Pera MC, et al. Muscle Nerve. 2019;59(4):426-30.
[4]Montes J, et al. PLoS One. 2018;13(6):e0199657.
[5]Coratti G, et al. Orphanet J Rare Dis. 2021 Oct 13; 16 (1): 430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