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人们吃东西,都喜欢选新鲜的。因为新鲜食品营养损失最小,更健康。可是我们从药店里抓回来的中草药,几乎都是干的陈品。那是不是跟蔬菜一样,中草药在干燥、加工、贮存过程中也会丧失许多有效成分?吃中药是不是也应该选新鲜的呢?
选鲜药,有道理
鲜药的应用历史较陈药更为久远,早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生者尤良”的记载,此“生”字即是指“鲜”。
使用鲜药的好处是有效成分没有破坏或走失,应用时疗效显著。如毛茛,常通过穴位外敷发泡,治疗胃病、黄疽、疟疾等,疗效不错。如用干的毛茛,作用就差,甚至发不出泡来。白茅根无论用于清热、止血或利尿,都宜使用鲜茅根;清热生津止呕的芦根,也以鲜芦根疗效较好。又如蚕豆苗捣烂内服可治咯血、呕血,藕节煎水可治肺痨咳血,旱莲草捣烂外敷可治外伤出血。以上中药采用鲜品,不仅疗效优于干品,而且更为经济方便。
有些药,越“陈”越好
有些中草药就不能用新鲜的。如半夏、天南星、川乌、草乌、附子等,均有毒性,须炮制后降低了毒性才能使用。有些药物甚至陈放愈久,疗效愈好。
例如橘皮和半夏都宜使用陈放较久的干品,所以用它们做主药的一个方剂称为“二陈汤”。其中橘皮以陈放较久的疗效更好,于是取名为“陈皮”;而半夏陈放愈久,不良反应愈小,所以临床常用“陈半夏”。
又如,艾叶所含挥发油对胃肠有刺激,而艾叶存放愈久,挥发油逸失愈多,因而不良反应愈小,所以中医要求使用陈艾。而天南星毒性很大,用姜或胆汁炮制、加工和贮存后使用,则可降低毒性,所以临床一般常用“陈胆星”。即使现在用生南星、生半夏治疗癌症,也需用水煎两小时以上,以防中毒。
有些药,鲜品干品各有所长
有些中草药的鲜品和干品作用相差很大,因而干脆分成两种药。如生姜和干姜,均含挥发油、姜辣素等成分,但鲜品含挥发油多,能促进发汗,长于解表,因而治疗风寒感冒选用生姜较好。干品在干燥过程中挥发油不断丧失,姜辣素的含量较高,因而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功能的作用较强,所以治疗脾胃虚寒,常选用干姜。又如鲜地黄与干地黄都是地黄,但鲜品长于清热、生津、凉血。而干品的上述作用虽然弱于鲜品,却又兼有养阴的效能。
还要提醒您的是,虽然大部分中草药新鲜的与干的作用大致上是相同的,但是在剂量上却有所不同。如马齿苋除可治疗菌痢外,还有利尿作用,但其所含的氯化钾,新鲜的仅占1%,干品可达10%,相差10倍,这与水分的蒸发有关,所以干品用50克,新鲜的要用200~250克。
所以,中药的鲜品和干品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用法,患者不可想当然地自行更改医生的处方。
(实习编辑:黄展伟)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