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普遍缺乏对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的把握,习惯性地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的问题,在爱的崇高名义下用家长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对待孩子,导致孩子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心理“病”。以下只是笔者在咨询中遇到的两个较为典型的案例。
怕“角”的高中生
16岁的雯雯在家里怕所有带角的家具,但出了家门就没事了。为此家里把所有带角的家具都换成了圆的,不能换的如床等就用布把四个角包上。雯雯还有一个毛病是,每到考试就会不停地流鼻涕,到医院却又查不出机体病变,考完试就自然不流了。
案例分析:面询是妈妈带着雯雯一起过来的。我还没有开口,雯雯一口气就说了很多平时和妈妈相处的具体细节。比如妈妈常“乖乖长、乖乖短”地叫,甚至当着同学的面叫,让她感觉在同学中很没面子。平时妈妈还容不得爸爸对女儿有一点不好。在后来和她们母女的进一步谈话中,我基本确定了雯雯问题的缘由———妈妈过度的、扭曲的爱。雯雯的妈妈从小没有了母亲,父亲脾气不好,经常打骂孩子,但对唯一的儿子却很温和。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就埋下了女孩不被重视的种子,而且非常渴望母爱。这种从小缺失母爱的孩子在自己做了母亲之后,通常可能有两种表现:一是冷漠,即由于自己没有感受过母爱,也就不会给自己的孩子最通常的母爱;二是过度补偿,即唯恐孩子重复自己的不幸而把所有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给孩子“全方位”的爱。雯雯的母亲属于后者。据她妈妈说,雯雯的爸爸是他那一辈中唯一的男孩,全家都盼着雯雯是个男孩好传宗接代,可偏偏雯雯是个女孩,婆家人从此就没有好脸色了,妈妈也就开始了“捍卫”她们母女的“战斗”———和婆家人包括自己的丈夫斗争。而雯雯则说是妈妈夸大了事实,奶奶家人对她还是不错的,她觉得爸爸也很爱她,只是脾气比较急躁。在小学升初中前夕,她感冒了,不停地流鼻涕,那段时间父母破天荒十多天没吵架。从此,每到大考她就不停地流鼻涕……至于怕带角东西的缘故是从她妈妈的谈话中得知的。大概在雯雯三四岁的时候,一次爸爸妈妈又因为她的事吵架,爸爸吵不过就动了手,拿起一个小板凳砸了过去,顿时妈妈的头被板凳的角砸得血流如注。从此,雯雯从怕小板凳开始,逐渐发展到怕家里所有带角的家具……
至此,雯雯的问题算比较清楚了。依笔者看来,雯雯不过是以自己的“症状”表达了对父母、家庭的不满和无奈。首先,当她目睹了母亲被带角的板凳打得头破血流的血腥场面后,以对家中带角家具的恐惧表达了她的情绪。其次,从小在父母争吵中成长的雯雯在几乎已经习惯这一切时“及时”生了那场病,使她能在难得的清静中复习迎考,并取得了好成绩。从此,在她的潜意识中,只要自己生病,而且是和那次一样的病,就可以让父母不吵架,她就可以安静地复习迎考,于是就有了每次考前的流鼻涕。如果说小升初那次是真正的感冒流鼻涕,那么以后的每次生病则是典型的心理问题躯体化了。
这个家庭问题的关键是雯雯妈妈。从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阴影,使她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自己生了女儿,婆家人不满意,丈夫肯定也嫌弃。何况丈夫的脾气和自己的父亲那么相似,都很暴躁。于是她时刻以雯雯的保护神面目出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上述局面和雯雯的一系列异常反应。
所幸雯雯的妈妈在几次咨询之后,逐渐意识到是自己对女儿爱的方式不当导致了女儿的问题。她表示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体验,并表示愿意回去和丈夫沟通,全家人一起努力,使女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实习编辑:古茜文)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