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老年疾病

与糖尿病“和平共处”

2008-08-31 09:27:0039健康网社区

  1993年秋天,在单位组织的例行体检中,我被查出患有糖尿病,血糖高达28mmol,并伴有高血脂和高血压,医生当即要我住院治疗。刚过不惑之年就面临“三高”的裁决,对我的打击确实不小,第二天就急急到省人民医院住院。

  医生为我详细检查了心脑血管系统的各项体征指标,确认我得的是典型的“三高”类2型糖尿病,然后对症下药中西医并举,还制定了严格的三餐标准。经过长达五个月的住院治疗,我的血糖和血脂基本达到正常水平,春节前夕总算出院了,当然携带了许多医嘱和一大堆药物。

  出院后我首先花2000多块钱买了一台进口电子血糖仪,天天坚持两次(空腹和饭后)测血糖,看到血糖比较正常,也就放心了。生活和饮食上自然严格遵循医嘱,除按时服药外,还戒了烟酒、严禁甜食,每日主食控制在六七两之内,还增加了体育锻炼,上下班坚持骑车……大约半年之内血糖一直控制得很好。我便不无得意地对人讲:“糖尿病也没什么了不起,我现在一切正常耶!”渐渐对那些医嘱就不太看重了,烟酒偷偷破戒了,饮料甜点也不再拒之千里,遇到珍馐美食动辄会大饱口福,也不再经常检测血糖了,连吃药也不那么认真了。眼看着体重与日俱增,却拿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来自慰,以为这正是病情消失的反应。

  直到有一天忙中偷闲,打开血糖仪一测,这才大吃一惊:血糖竟又蹿至15mmol以上!再量血压,更高达110—175mmhg!连忙找到大夫询问,他听我讲完,脱口说道:“你马虎了,糖尿病是一个可能要陪伴终生的慢性疾病,是需要长期与之抗争、必须药物与饮食并举的顽症,既不必惊慌失措也大意不得啊!”

  从此,我牢牢记住大夫的告诫,纠正了对病情的错误认识,树立起打“持久战”的坚定信念,经过长期实践,终于取得成效。十二年来,我的“三高”得到很好的控制,血糖更始终保持在理想的水平线内,身体整体状况良好,既能承受紧张的工作和写作压力,生活质量也得以保障。我将自己的做法总结为“四项基本原则”,有病友前来访问取经,我便坦然相告。我的“四项基本原则”就是:

  一、认清糖尿病的不可根治性和并非致命性,不忧虑、不大意,既来之,则安之,坚定“从战略上藐视病魔,从战术上重视病魔”的理念;

  二、坚持药疗与食疗并重、精神放松与体育锻炼相结合的治疗方针,生活上不轻易打破“禁忌”,也不搞“绝对化”,采取灵活机动的方针;

  三、关注当今世界糖尿病学术和治疗最新进展,加强与糖尿病病友的联络与交流,不相信街头广告上的“特大喜讯”和所谓“专家”裕?br>

  四、建立个人医疗康复档案,每周一次记录血糖数据与身体状况,定期向固定大夫征求意见,做到心中有数,与糖尿病长期“和平共处”。

(实习编辑:魏文巧)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