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创伤后血脑屏障遭到破坏, 各种致病菌极易从血循环进入脑组织和脑脊液导致机体感染。侵袭性操作(开颅手术、脑室外引流术、腰大池引流术、各种有创监测等) 破坏了自然防御机构, 也易导致颅内感染。严重的化脓性脑室炎治疗不及时,有进一步发展为脑疝的危险,死亡率很高;治疗不彻底, 可发展为脑脓肿和颅骨骨髓炎。文献报告治疗脑室炎, 脑室中药液浓度达到致病菌最小抑菌浓度的50~100倍才能奏效。因为严重的颅内感染,脑脊液流动不畅,鞘内注射抗生素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药物浓度偏低, 不能有效抗菌; 并且ICP 增高明显, 鞘内给药及腰大池引流有诱发脑疝的危险, 必须使用甘露醇降低ICP; 腰大池引流管管腔细,感染的脑脊液多有脓性絮状物, 极易阻塞导致引流不畅; 间断地脑室内注入抗生素, 局部药物浓度不能保持恒定。使用ICP 监测仪有效避免了过度灌洗所致的急性脑室扩张的危险, 同时输液泵和人工脑脊液的应用, 保证了脑室内及蛛网膜下腔有持续、稳定的药物浓度,且灌洗液流速慢,流量小, 避免了长期引流所引起的脑脊液电解质紊乱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内环境紊乱.减少了反复操作发生再感染的可能。
应注意的问题是: (1) 脑室内用药应根据药敏试验而定。抗生素剂量不宜偏大,一般为单剂量的1/ 20~1/ 10 , 剂量过大可导致蛛网膜下腔粘连, 并加重对脑组织的刺激, 有诱发癫疒,导致惊厥、昏迷的危险。(2) 引流瓶位置不能过低,否则抗生素过快地引流出,达不到治疗的目的。(3) 引流管阻塞较常发生,通过调整引流管的位置、更换引流管解决。(4) 临床症状改善, 脑脊液细胞数正常, 脑脊液澄清并证实脑室系统通畅即可拔管。一般7~14 d 。如脑室炎已控制而脑室压力仍高,应终止脑室内注药,仅行控制性脑室引流,使脑室压力降至正常,稳定24~48 h 方可停止引流。(5) 长期抗生素脑室灌洗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是化学性脑室炎, 特征是脑室液持续存在细胞数和低糖, 给确定何时终止治疗造成困难, 应将化验室检查与临床体征综合分析。
一般的颅内感染目前已有许多有效抗生素能够很好透过血脑屏障, 达到有效治疗水平。持续抗生素脑室灌洗法适用于严重的、不宜控制的颅内感染。
(实习编辑:陈俊琦)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