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抗感染的有效策略
一位慢性结核病人被发现存在缺铁性贫血时,医生便认为,纠正他的贫血可以增加他的抵抗力,于是给他补铁,结果病情恶化。其实不光是结核,其它的感染性疾病常常会出现血液中铁的缺乏。
这种情况下我们真的需要补充铁吗?
其实这是身体对付感染的一种有效的防御机制,如同感染后会发热一样。对此有充分认识的人并不多,以致我们在有意或无意地破坏它。感染后退热是不明智的,感染期间补铁同样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一般认为,感染性贫血可能是细菌和病毒使血液中红细胞破坏加速、铁代谢紊乱、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抑制等因素有关。
这仅是习惯的解释,真正的原因是机体在接到感染的信号后,立即将体内的铁隐藏起来,与转铁蛋白紧密地结合,相当于把游离的铁收缴,严加管制,为的是让细菌得不到铁的供应,最终饿死。由此带来的就是缺铁性贫血。当感染控制后,同时加强营养,贫血自然会纠正,血色素在短期内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细菌的生长、繁殖离不开铁,这可以追溯到三十五亿年前细菌出现地年代。那时地球到处都是铁的化合物,以至于海洋也呈铁锈色。此后虽然经过了地质变迁,但细菌对于铁的依赖性却仍然不改。
鸡蛋就是非常好的例子。鸡蛋的营养丰富,细菌也很容易通过多孔的蛋壳侵入。但是奇怪的是鸡蛋为什么不容易坏呢?原来鸡蛋虽然含有丰富的铁,但都是在蛋黄中,蛋清里含有12%的伴白蛋白,这是一种能与铁牢固结合的蛋白分子,使入侵的细菌得不到铁。在民间,常有用蛋清涂沬创面,用以控制感染。
母乳中含20%的乳铁蛋白,这是另一个为结合铁而设计的分子。牛奶中只含有2%的乳铁蛋白,所以母乳喂养的婴儿抗病能力强。
很早以前,祖鲁人喝一种在铁罐中酿造的啤酒,他们常患严重的阿米巴肝脓肿。马赛部落是游牧人,喝大量的动物奶,缺铁,只有10%的人患阿米巴感染。当给一部分马赛人补铁之后,立即便有88%的人患阿米巴感染。
营养不良的患者,呈现低蛋白状态,相应的转铁蛋白也降低,有时会不到正常人的10%。这时如果补充铁,却没有转铁蛋白与之结合,血液中就会出现大量游离铁,很可能会促成致命的感染——这种不幸的事件曾经发生在对灾民的救助中。索马里流浪者接收到的捐助食品中有一部分具有补铁的作用,一个月之后,他们之中有38%的人发生感染,而未补铁的那些人只有8%发生感染。
患病时,含铁的火腿和鸡蛋变得不受欢迎,我们只喜欢清淡的饮食,这又是使病菌得不到铁的办法。流传了多年的放血疗法,被认为是一种无知的行为,现在看来,也许在减少铁的储备方面有一些作用。
三十多年前,关于缺铁对感染有益的道理就已认识到,但直到现在,并没有得到重视,以至于还有人在建议补铁;婴幼儿感染时,仍然在喂含铁的奶粉;医生在发现感染的病人缺铁时,依然是积极地纠正。
(实习编辑:邝丽琼)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