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慢性前列腺炎对男性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显现,前列腺病虽不是一个致命的疾病,摧毁他们的不是疾病本身对机体的影响,而是患者的健康心境。有的人对慢性前列腺炎认识陷入误区,误认为患了前列腺为,接着就前列腺增生、甚至会前列腺癌。这三种疾病本身性质就是两回事,它们可以共存,但相互之间没有转化的可能,临床研究的资料也不多。目前未发现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实际上像慢性前列腺炎这样的病也是被扩张化了,比如说十多年前,人们对前列腺炎的认识就是把它当作普通的疾病,没有看成现在这么严重,现在很多男性一听说自己患的是慢性前列腺炎,就说自己患了不是癌症的癌症,患上了一个不能治愈的疾病。从此后,身体上的任何不适,都会认为是前列腺疾病引起的。从此陷入紧张、焦虑、担心和忧郁的状态,严重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亦给夫妻及家庭生活带来阴影。这与我们的科普知识对前列腺疾病宣传过度有关,就前列腺炎来说,对它的危害宣传过多,夸大其词,对一引起心境不十分健康的人,会产生闻病色变,患病自残。另一方面,目前对慢性前列腺炎治疗还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很多医生都是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给患者治疗。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也难免出现对慢性前列腺炎过度治疗的现象。
近来有人研究发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可引起前列腺血液动力学改变,Neimark等对前列腺炎病人做彩超发现,前列腺周围和中心血流均有郁积现象,治疗后其主要动脉和动静脉窦的血液动力学均改善。神经肌肉功能紊乱,而诱发盆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的臆列腺、后尿道、膀胱颈平滑肌的肾上腺素能α受体(下称α受体)呈高表达,肾上腺素能神经分泌的肾上腺素也增多,导致上述部位平滑肌处于痉挛状态,不但引起局部疼痛和不适,也可使尿道压增高,促使尿液返流形成恶性循环。排尿不畅、尿流变细、尿后滴沥等,均与平滑肌痉挛有关。所以对于慢性前列腺炎,单纯用抗菌素治疗是够的,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是大有裨益,必要时给予三环类抗抑郁药。
俗话说:“英雄只怕病来磨”。人一旦患上了某些疾病,特别是难以根治的慢性痼疾,往往心境黯淡,情绪凝重,精神萎靡,自以为生命旅途穷尽,从此一蹶不振,听天有命,自暴自弃。中国人讲究“精、气、神”,神在哪里?神在心境中。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好,机体有较强的免疫力,才能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有事业的辉煌。健康的心境,它不仅能战胜自我心中的恐惧、忧愁等不良情绪,而且能充分调动机体及脏腑的潜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人在疾病面前,闻病色变,情绪愁苦,精神不佳,不仅最好的对症药物在病体上难以奏效,而且反而加重病情。
张先生,原一家外企工厂上班,二年前,患了慢性前列腺炎,四处求医,治疗未果,多年的积蓄用尽,最终因医致贫,前列腺的症状也始终伴随着他。同时又增加了焦虑和抑郁,因失眠,精神难以集中,歇工在家。本以休息能改善体质,可是,由于烟支酒量的增加,身体康复的大门对他一直紧闭不启。可见,心境的扭曲,是任何疾病康复的大敌。多少人身患绝症,但心境坦然,精神上没有恐惧忧愁负担,顽强同病魔抗争创造了医学上多少奇迹。
杨先生是中学的高级老师,教书有方,颇受好评。一年前患了慢性前列腺炎,多方求医,高效名贵进口药用之后,症状时好时坏,心境不负重担,心境无力与病魔抗争,心身不支,不能教书育人。竞追记忆往事,好多年前,其叔叔因患前列腺疾病,不抵病魔折磨,竟做出了自残下身,结束生命。联想遗传,自己会不会走上这不归之路。从此,更加注意了身体上的微小变化,并认为是前列腺疾病所致。
看来心境不健康,无病会有病,有病成百病。所以,对慢性前列腺炎单纯依靠生物学和医学模式而忽略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的治疗,效果是不好的,还要注意心理治疗。对经久不愈的慢性前列腺炎病人,让他莫将身病为心病。让他知道,个人对待疾病的心态是起着主导的作用,因为即使是对症之药,那毕竟是客观的外因,归根结底不需主观内因配合“连动”。如果一个人心态豪爽乐观,认为“世上没有不治之症”,良好的情绪使得周身血气调和,有利于药物吸收奏效快捷。如心态忧患无穷,悲观失望,患了慢性前列腺炎,就终日长吁短叹,心气逆乱,药物不仅难以奏效,反而时时有副反应发生。所以古代名医一再提出“治病先治心”只有病人心态端正了,乐观配合医治,才有可能早日康复。对于慢性疾病来说,更是“三分药物,七分精神”。主要还是靠“自己救自己”,护养心境,不断增强自身抗病的免疫能力,同时摸索疾病发作和缓解的规律,寻找适合自己实际的康复途径。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凡是患过疾病康复后,或基本康复,尚留病要在身的人,只要心情愉快,乐观着养生,体内蓄有的抗病免疫能力反而比往增强。有些人青壮年时体弱多病,到老年后反而体质健康,就是这个道理。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疾病,但并不是无法治的疾病。虽然尚无特效疗法,但完全可以做到减轻或解除症状,对病人进行人性化的治疗,帮助病人走出疾病的阴影,走出对前列腺疾病认识和治疗误区,使我们保持良好的心境,提高生活质量。
(实习编辑:陈占利)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