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患上疟疾和登革热,两者属于不同的疾病,但都属于虫媒传染病,都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感染疟疾后可能会出现高热、周期性寒战、黄疸等症状,应积极就医治疗。
1、病因: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人体所致,通过雌性蚊叮咬传播,可引起发作性全身发作,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而登革热主要是由登革热病毒感染引起,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属于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2、症状:疟疾感染后可能会出现周期性寒战、高热,体温可突然升高,可达到40°C,持续2-6小时,然后热度突然下降,再次升高,并出现出汗症状。而登革热除了周期性寒战、高热,还会表现为突发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C,伴有剧烈头痛、腰痛、眼睑下垂、恶心、呕吐、颜面潮红等症状;
3、治疗:两种疾病都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疟疾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酸氯喹片、磷酸咯萘啶片等药物治疗。而登革热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尼美舒利分散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治疗;
4、传播途径:疟疾主要以蚊虫叮咬为主,可通过伊蚊、卵母传播给胎儿或动物,而登革热主要以伊蚊、携带者蚊虫传播为主,可传播给其他人群。因此,在马来生活中,要注意灭蚊,避免被疟疾携带者咬伤。另外,要注意避免蚊虫叮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免出现感染。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