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E抗体高于200IU/ml,常提示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能力得到抑制,病情处于缓解阶段。但也可能见于部分患者,需要结合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肝功能和肝脏超声等检查,评估病情,再决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1、无传染性:单纯乙型肝炎E抗体高于200IU/ml,且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阴性的患者,通常提示无传染性,此类患者定期复查即可。若乙型肝炎E抗体高于200IU/ml,同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也是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也是阴性,通常提示既往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已经康复,不会再复发,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2、有传染性:若乙型肝炎E抗体高于200IU/ml,同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或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则提示存在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且存在一定的传染性。建议进一步完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明确病毒是否在体内复制,同时还要进行肝功能检测,明确是否存在肝功能损伤。如果存在肝功能异常,则要进一步积极抗病毒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胶囊、恩替卡韦片等;
3、肝功能损伤:若乙型肝炎E抗体高于200IU/ml,同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也是阳性,肝功能检测发现转氨酶升高,则考虑存在肝功能损伤,要结合恩替卡韦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
4、其他情况:若乙型肝炎E抗体高于200IU/ml,且肝功能正常,但检测发现乙型肝炎病毒DNA呈阳性,也提示存在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通常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胶囊、拉米夫定片等。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