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2019年在泰国爆发了登革热疫情。
登革热病毒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感染后病毒在体内繁殖,引起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病毒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刺激机体产生多种炎症因子,这些因子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出血点、瘀斑等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疼痛、肌肉痛、头痛以及皮疹等。重症病例可能出现登革休克综合征,表现为严重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和低血压。
常规实验室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下降,血小板减少,有时会出现肝功能异常。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有助于确诊登革热病毒感染。目前尚无针对登革热的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轻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来退热止痛,重症患者需及时输液补充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避免蚊虫叮咬,尤其是在雨季和潮湿环境中。如果前往疫区旅行,应采取适当的防蚊措施,如穿长袖衣物并涂抹驱蚊剂。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