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疾病,可以通过伊蚊、蚊子传播,而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直接传播、间接传播,所以登革热可以通过唾液传播。登革热是由于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登革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1、传播途径:登革热主要传播途径是蚊虫传播,主要的传染源是登革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在潜伏期就可以通过血液等途径传播,而登革热患者的血液中含有登革热病毒,即可以通过血液传播;
2、潜伏期: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是1-5天,多数情况下为2-8天,而大部分登革热患者的症状会在1-2天后出现,包括发热、皮疹、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等症状。小部分患者症状较重,可能出现重症的症状,甚至发生休克导致死亡;
3、症状:登革热主要以发热、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为主,其中发热是较为常见的症状,多数情况下会出现高热,体温在39-40°C,而且会伴有剧烈的疼痛、皮疹,在皮疹出现3-5天后,会逐渐开始消退。对于儿童而言,可能会出现皮疹较为严重,而且疼痛感比较剧烈的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出血性皮疹;
4、治疗:目前针对登革热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建议患者充分休息、多饮水,同时给予物理降温,在出现高热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出现皮疹时可遵医嘱应用糖皮质激素。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