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多地发生登革热,是由于哥伦比亚病毒A组的变异型感染人体后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发热、皮疹、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治疗上主要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
一、病因:
哥伦比亚病毒A组的变异型,可以通过蚊虫传播,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多见于儿童。该病毒在-60°C的环境中能够存活数天,在-19°C的环境中可以存活1周,该病毒对一般的消毒剂敏感,如碘酒、酒精、甲醛、苯扎溴铵、乳胶等,但对热及对紫外线敏感。
二、临床表现:
1、发热:患者在病初期可以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9°C以上,也可能达到40°C。分为低热、中等度热、高热,以及超高热等;
2、皮疹:皮疹是最具有诊断价值的症状之一,在病程1-2天时出现,多为弥漫性,手掌、足跖、肘窝等部位均可出现皮疹,皮疹可呈猩红热样,或针尖样;
3、头痛:患者可能出现头痛,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4、恶心、呕吐: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5、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一天可达数次至数十次,多数为稀水便,伴有脓血;
6、肝脾肿大:部分患者存在肝脾肿大,伴有轻度压痛,可出现肝功能异常等;
7、其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结膜充血、出血,甚至还可能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做好隔离,同时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果出现缺氧的患者,需给予吸氧;
2、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缓解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休克,应立即使用糖皮质激素。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