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痢疾主要以清热解毒、止泻为主,常用的穴位有天枢、中脘、曲池、大肠俞、小肠俞等。中医认为,痢疾是由于湿热蕴结、脾虚失运、寒邪凝滞、气血两虚等引起,通过针刺相应的穴位,可以缓解痢疾患者的不适症状。
1、天枢:位于腹部,前正中线旁开2寸,作用是清热、利湿、止痛,常用于治疗热结导致的腹泻;
2、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的位置,作用是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常用于治疗寒凝气滞导致的腹痛;
3、曲池:在手肘横纹尽头凹陷处,作用是清热、止痛,常用于治疗热毒导致的头痛;
4、大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作用是清热利湿、行气止痛,常用于治疗湿热导致的腹痛;
5、小肠俞:位于小腹后外侧,脐下3寸,作用是利湿止痛、止泻,常用于治疗寒湿导致的腹痛;
6、其他:除上述穴位外,还有其他穴位,如气海穴、关元穴、三阴交穴、天枢穴、大陵穴等,可以缓解痢疾患者的不适症状。
如果想通过针刺治疗痢疾,建议前往正规医院,由专业的针灸医生进行治疗,避免自行操作,以防失治误治。针灸治疗痢疾的常用穴位有天枢、曲池、大肠俞、三阴交、足三里等,但是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