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伴随腹泻、腹痛和发热等症状。
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该菌侵入结肠后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受损。炎症反应引发局部水肿、渗出和坏死,进一步加重了结肠组织的损伤。典型表现为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以及发热等,重症患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诊断通常需进行粪便常规加隐血试验、涂片染色镜检以及培养鉴定志贺氏菌。此外还可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来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环丙沙星等广谱抗菌药。重症患者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食用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尤其是水源可能受污染的地区。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