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轻型痢疾的治疗原则以控制感染、对症治疗为主,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建议遵医嘱用药,并注意饮食调理,以促进疾病康复。
1、病原体:儿童轻型痢疾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可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福氏菌、宋内志贺菌、福氏克雷伯菌、克雷伯菌。其中福氏菌感染易引起重型菌痢,可遵医嘱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2、症状:儿童轻型痢疾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为黏液脓血便,一天可达数十次。儿童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查体可存在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等情况。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及时补液可预防脱水,还可应用抗菌药物以控制病情,如选择阿奇霉素、头孢克肟等药物;
3、治疗:应用抗生素前,应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注意遵医嘱、足疗程用药,以免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增加治疗难度;
4、护理: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同时注意监测儿童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等,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同时注意及时给儿童翻身,以免出现褥疮、皮肤损伤等。
轻型痢疾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勿饮生水、勤洗澡。饭前便后勤洗手,外出或接触患者后应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以免造成感染。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