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痢疾属于常见病,是由志贺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可导致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循环障碍等,如治疗不及时可能会造成死亡。
儿童抵抗力较低,由于饮食、环境、过度疲劳等因素,细菌会通过消化道到达肠道,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蠕动增快、痉挛,可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若细菌持续存在,会导致肠道炎症从而加重病情,如导致肠黏膜坏死、脱落,炎症分泌物会被吸收,出现脓血便、黏液便、水样便等。此外,细菌会产生毒素,随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出现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循环障碍,甚至引起死亡。
因此,如果儿童出现痢疾的症状,建议及时进行治疗,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抗生素治疗,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等,常见的药物有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若病情较为严重,还需静脉滴注抗生素,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此外,在患病期间应注意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以免刺激胃肠道,导致病情加重。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