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患者会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和肌肉痛等症状。
登革热病毒感染后,在人体内繁殖复制,产生毒素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这种炎症反应会导致全身各处的小血管出现水肿、出血等现象,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包括突然高热、剧烈头痛、眼眶痛、骨关节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紫癜、消化道出血等。
针对登革热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以及登革热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其中,登革热特异性IgM抗体检测是确诊的重要手段之一。登革热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重症病例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等进行治疗。
登革热主要由伊蚊传播,因此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防蚊措施和个人卫生习惯。此外,应避免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旅行,以减少感染风险。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