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当志贺氏杆菌侵入结肠黏膜时,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和痉挛,进而引发阵发性绞痛。此外,炎症还可能导致肠壁坏死和溃疡形成,进一步加重疼痛感。除了腹痛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腹泻、发热、里急后重等症状。其中,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频率,粪便呈水样或含有黏液、脓血;里急后重则是指有强烈的排便意愿但无法排出,或者排便后排不净的感觉。
针对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可进行常规粪便检查以检测白细胞和红细胞,同时需做涂片染色镜检以及培养分离鉴定志贺菌。必要时还可进行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以评估感染程度。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对于轻度脱水者可给予口服补液盐溶液或电解质补充剂,严重脱水则需要静脉输液补充水电解质平衡。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以免加重腹泻症状。在恢复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以防止交叉感染。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