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如果患者食用了感染了登革热病毒的食物,有可能患上登革热,应避免在该饭店吃饭。
1、传播途径:登革热主要经蚊虫传播,如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血液、体液、精液等,被其他人吸入后,有可能被感染;
2、症状: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5天,多数感染者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突起发热、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重症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现多次休克、出血,甚至因严重出血导致休克、昏迷,若不及时救治,可能有生命危险;
3、治疗:登革热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针对发热症状,可通过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进行降温,或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退热药物。针对皮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若出现淋巴结肿大,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药物。若患者出现严重出血,应及时输注血小板,以预防出血过多导致贫血等情况;
4、预防:登革热主要通过蚊虫传播,故应在其他场所采取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等,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在饭前饭后勤洗手,家中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以预防感染。
建议广大人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不饮生水,勤洗手,可有效预防登革热。另外,可适当运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帮助预防登革热。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