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的婴儿患有痢疾主要是由于志贺菌感染引起,常见于饮食不洁的母亲、带菌者、生活环境差等原因,可表现出发热、腹泻、脱水等症状,治疗上以抗生素治疗为主,此外还应注意脱水的处理。
一、原因:
母亲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带菌者直接接触婴儿,以及生活环境差、卫生不洁、营养不良等因素,都可以导致婴儿受到痢疾杆菌感染,引起腹泻、发热等症状。
二、治疗:
1、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若症状较轻,可以使用阿莫西林颗粒、氨苄西林胶囊等青霉素类药物治疗,若症状较重,可以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等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由于婴儿年龄较小,使用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用药加重病情;
2、脱水:若存在脱水的情况,要积极进行补液治疗,若症状较轻,可以饮用口服补液盐,若症状较重,可以输液补充电解质;
3、处理发热:若存在发热的情况,但体温未超过38.5°C,可以温水擦浴降温,超过38.5°C,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等药物治疗;
4、处理中毒症状:若患有痢疾,常会引起胃肠道症状,导致频繁呕吐、腹泻,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要积极补充水分,必要时可以使用止吐药物,如甲氧氯普胺片等。若频繁呕吐,要短时间内暂时禁食。
此外,家长在护理时应注意将婴儿生活环境的温度调整至合适范围,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及时给婴儿增添衣物,同时按需喂养,避免过度喂养。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