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感染,属于传染病。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保肝降酶、抗炎、免疫调节等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主要包括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两大类。
一、核苷类似物:
1、恩替卡韦:主要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还有抗病毒的作用,是乙肝抗病毒的一线药物,通常使用时间为长期口服,有长期的服药期望。有可能会引起肝功能损伤,建议患者定期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彩超等;
2、替诺福韦:主要是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或者既往有过肝硬化患者的治疗,通常口服使用,没有肝功能损伤和肾毒性,也不会引起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3、丙酚替诺福韦:主要用于治疗HBV感染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较好,而且副作用较小;
4、替比夫定:主要用于治疗HBV感染导致的慢性乙型肝炎,需要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
二、干扰素:
主要用于急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有抗病毒的作用,还有保肝降酶的作用,以及免疫调节的作用。通常是通过皮下注射,因为可能会导致注射点出现皮下出血、红肿,以及发热、流感样症状,所以需要注意观察。
此外,乙型肝炎患者在使用核苷类似物、干扰素进行治疗时,要注意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彩超等。因为药物都有副作用,如干扰素会有发热、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所以要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血小板、白细胞等。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