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乙型肝炎高发区为南方15个省份、东南亚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联合国《我国防疫蓝皮书》中的海南分布。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可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传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等症状。
1、南方15个省份:常见的南方高发区有南方海拔3000米、云南海码260米、青岛海拔3000米、长春海关4000米,其中云南海拔3000米左右,属于高发区。
2、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包括了云南、海南、西藏、福建、宁夏、内关等25个岛屿,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
3、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了西藏、青海、长春、吉林、草原、新疆、菲漠、附近西北等40个乡镇,其中西藏2700米,青海2700米,北方1500米,内蒙2700米,属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
4、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了长江、海拔、云南等25个岛屿,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
乙型肝炎多经过血液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乙型肝炎病毒均可造成感染,建议人群在生活中避免与乙型肝炎患者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性生活。如果不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建议及时去医院感染科就诊,通过血常规、血生化等相关检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恩替卡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按疾病找